天天看點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自新中國建立後,為保證我國領土不受侵害,于是中國開始積極幫助鄰國抵抗侵略者。可越南卻在獨立後,開始侵害中國領土,迫于無奈,在1979年,我國展開對越反擊戰。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中國和越南兩國山水相連,睦鄰友好源遠流長。近代以來,雖然中越兩國都深受外國侵略者的傷害,但是由于兩國的命運息息相關,是以越共的老一批革命者都在民族獨立解放鬥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越南領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廣東參加過中國的大革命,而新中國建立後,中方為了幫助越南仂,更是多次派遣軍事顧問指導幫助越南人民進行抗法、抗美的戰鬥。

不僅如此,在越南戰争爆發後,中國發起了抗美援越運動。在此期間,中國為越南提供了折合約二百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就包括當時中國内陸最需要的糧食、藥品、武器等重要物資。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而且還派遣防空部隊和工程部隊進入越南作戰,在戰鬥中,為了幫助越南擊落擊傷美機三千餘架,中國犧牲了上千人。随着戰争結束,越南迎來統一,中、越兩國不僅沒有迎來和平,我們反而被昔日的戰友所傷。

1975年,越南侵略我國南沙群島;1978年,越南侵略高棉,對我國領土安全造成威脅;後來甚至還多次派遣軍隊入侵我國的領土,嚴重損害了我國的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危害了我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在中國多次對越南發出警告無果後,1979年2月14日,自衛反擊作戰的通知傳遍了全國上下,三天後,20餘萬解放軍奔赴中越邊境戰場,對越自衛反擊戰由此正式開始。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越南以為靠着從美軍那裡繳獲的武器裝備和我國之前提供的軍事援助,就能和解放軍扳手腕。可在戰場上,我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成功将入侵我國領土的越軍擊潰,并長驅直入越南境内100餘公裡,用槍炮給越南講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此戰我軍雖然取得了全面性的勝利,但隻要是戰争就無法避免傷亡。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就有27000人以上,他們帶着國家和父輩的期望,把勝利的消息帶回了中華大地,卻将生命永遠地留在了異國他鄉。

其中,不少都是一些進階首長的子嗣,他們沒有像所謂的“權貴”那樣,遇事躲在人民的身後,反而主動申請上戰場,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打出了我軍的風采。

打虎親兄弟

這是一對烈士兄弟,哥哥耿軍、弟弟耿曉康,兩兄弟同時參軍、被配置設定到同一個部隊、在同一場戰鬥中犧牲。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他們的父親叫耿進福,在抗戰時期參軍入伍,身經百戰,沖鋒在前,靠着赫赫軍功升任為所在部隊的參謀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50軍150師副參謀長

1958年,他和妻子跟随部隊到西藏駐紮,大兒子耿軍也在這裡出生,三年後,弟弟耿曉康也在康巴平原呱呱墜地。在父親耿進福的教導下,耿軍和耿曉康兩兄弟從小有着參軍入伍,報效國家的偉大夢想。

後來在1978年,他們成功參軍入伍,進入了父親耿進福離休前待過的150師。兩人在同一部隊裡,手足情誼變的更加濃烈,經常在一起訓練。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軍事素養提升很快。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在對越戰争全面爆發以後,耿家兩兄弟随150師進入了越南,兩兄弟雖然已經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但還是沒有想好該如何面對失去他們的父母。是以,二人留下一封絕筆信,就悄悄離開了。

由于在訓練時的優異表現,耿軍被任命為三營八連的一個班長,而弟弟由于同樣出色,被任命為耿曉康副班長,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在戰鬥中,兩兄弟消滅了很多敵人。

但戰争對參戰的所有人來說都意味着平等的死亡,1979年3月,在高平地區的一次戰鬥中,八連被敵人團團包圍,除了背後的一處絕壁,沒有一點退路。

但面對着如潮水以一般湧上來的敵人,八連的戰士沒有絲毫害怕,反而憑借有限的彈藥和悍不畏死的勇氣多次嘗試突圍。

在經曆過兩天兩夜的戰鬥後,八連雖然沒有沖破敵人的包圍圈,但是打退了敵人多次的進攻,保住了陣地。連中的戰士卻已經死傷過半。為了留下部隊的火種,連長決定讓一部分戰士留在戰地上對敵人進行火力壓制,另一部分則趁機突圍。

弟弟耿曉康帶着一群平均年紀不到25歲的小戰士開始突圍,哥哥耿軍則繼續留在陣地上向敵人射擊。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敵人沒有料到,對手在這樣的絕境中竟然還會想要突圍。沒有反應過來,讓繼承八連火種的年輕戰士們沖了出來。可是年僅18歲的耿曉康,卻倒下了。可在臨死之前,耿曉康還在用手中的武器為隊友進行掩護。

而留在陣地上的耿軍,也一直沒有放下拿着武器的手,把子彈傾撒在每個沖上來的敵人身上。但到最後,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用完了,為了不做敵人的俘虜,耿軍拿起武器,從懸崖上跳了下去,其他戰士也都和耿軍一樣,從高山上一躍而下,帶着那些武器,也隻是為了不被敵人繳獲,用它們對付自己的兄弟部隊。

戰争結束後,中央軍委為表彰二人的犧牲與貢獻,授予了耿軍一等功、耿曉康二等功的榮譽,耿家成為在這場戰鬥中為數不多的一門兩烈士家庭,兩兄弟共同參軍伍、保家衛國的故事也在全軍傳開。

部隊也把耿軍兄弟二人臨行前的遺書交到了他們父母的手中。雖然耿進福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可看到遺書的那一刻,這位老将還是留下了眼淚,而他的妻子知道兩個兒子都犧牲後,悲憤交加,一夜白頭。

上陣父子兵

父親是戰争的指揮官,兒子是戰鬥的先鋒官。在這場戰争裡,兩個人都為了國家,奉獻出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父親叫張志信,在當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軍160師的師長。1945年入伍,經曆無數場戰鬥,靠着軍功績,從最普通的士兵出發。一路被提拔為主力野戰師的師長。

兒子叫張力,是一位出色的解放軍戰士,也是一位優秀的偵察兵。在平時的訓練中表現優異,在戰場上更是多次為我軍帶回了重要的情報。

參加反擊戰前,張志信反複叮囑張力:不可以搞特殊化,走後門;也不能給他丢臉;要是不立功就不要回去見他。這不僅是對兒子的鼓勵,也是對兒子的要求。

張志信為人剛正不阿,他不僅将這種性格帶進了軍隊,也帶到了自己的家庭裡。在張力打算參軍的時候,張志信也曾反複告誡過他,一定要靠自己,搞特殊化,走後門是絕對不行的。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而張力的脾氣簡直和他的父親一模一樣,在成功進入部隊後,他從來沒有和别人說起過父親的名字,隻知道埋頭訓練。後來因為張力展現出了敏銳的觀察力,外加他本身也對偵察十分感興趣,就順勢成為了一名偵查兵。

而當160師即将赴越南作戰的時候,張力所在的部隊還在南方的某地區進行集訓,這是張力在長大之後第一次請求自己的父親,希望能讓自己去前線為國殺敵,而這位父親也第一次用用自己的“特權”,把兒子編入了自己的部隊。

當然,張志信并沒有把自己的兒子留在指揮部,而是讓他去到前線戰鬥,就和那和千千萬萬個普通戰士一樣。

1979年2月17日,張力所在的部隊越過了中越邊境。而他作為偵察班的副班長,經常到隊伍的最前方偵查敵情,期間更是因為多次立下戰功,被火線入黨。

可就在2月27日中午,張力帶隊伍在267高地進行偵察時,遭到了大股敵人部隊的偷襲,雖然他們很快反應了過來,但是當時張力的腰部已經被子彈命中。而且由于他們所在地區距離後方醫院太遠,導緻張力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

于是張力決定主動留下掩護戰友撤離,班長為了戰士們的安全,沒有強行帶他離開。

在炮火中,張力告訴自己的班長,他的父親張志信是56師的師長,請轉告自己的父親,兒子沒有給他丢臉......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在他的掩護下,偵察班的大部分戰士成功撤離,張力則英勇犧牲,年僅21歲。

當時的的張志信正在研究作戰部署,突然政委李兆貴遞給了他一封加急電報,在張志信看到信的内容後,瞬間愣在了原地。

戰前指揮官得知了痛失愛子的消息,很有可能會造成軍隊部署上的失誤,但那時的張志信僅僅呆呆的站了三分鐘,就恢複了平靜。

因為張志信知道,戰鬥沒有結束,他作為師長,每耽誤一分鐘時間,前線的戰士就會有更大的傷亡。這個時候他隻能暫時放下兒子的死,把全部精力投入指揮作戰中來。

政委李兆貴勸他休息一會,可張志信隻回答他,我兒子死得其所

在戰鬥結束後,有人建議将張力厚葬,但被他的父親阻止了,他說自己己的兒子和其他犧牲的戰士們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士,不應該享受特殊待遇。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最後,張力的墓地就和其他犧牲的戰士一樣,隻是一個簡易的坑,并在墓前立了一塊木質的墓碑,上書“張力烈士之墓”。

後來張力烈士被葬在了廣西靖西烈士陵園。

2013年2月26日,張志信在煙台病逝,享年86歲。

老子英雄兒好漢

父親是開國英雄,兒子是烈士好漢。他們都沒有選擇安逸的躲在後方,而是在第一時間,站了出來。

父親叫羅榮,1935年6月入黨,1938年7月入伍,是一位老紅軍,擔任過副師長兼參謀長、代師長、師長,第55軍司令部參謀長、副軍長、政治委員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兒子叫羅粵甯,是羅榮将軍的獨生子,從小的夢想就是參軍。由于他從小就參加各種軍事訓練,是以身體素質特别好。而且羅粵甯還讀過大學,文化水準很高。1969年在廣州參軍,但在軍隊中,從沒有向别人表露自己父親的身份。

其實在戰争爆發前,羅粵甯已經是是當時昆明軍區廣西某部第八連副連長。而且當時他已經已經退伍10年了。沒有人知道他在部隊的背景,他也從不談論這件事。

在平時,他就像戰士的老大哥,和藹可親;而在戰鬥時,他則一直和戰士們同甘共苦,浴血殺敵。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在他的部隊裡,大家都誇他是個能吃苦、有前途的好幹部。

在羅粵甯當兵的10年裡,在部隊的名聲很好。很多人都以為羅粵甯是個沒有背景的窮孩子,要不然至少是個營級幹部。

還有人勸他去活動活動,讓上面提拔提拔,但他總是微笑,搖搖頭,然後離開。都說他傻,隻知道埋頭苦幹,卻不知道做疏通管道。

老一輩的革命家們都非常純粹,他們之中,沒有人會因為自己身居高位,就為自己的孩子大開友善之門。相反,他們深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的孩子大多和他們一樣,勇于奉獻,敢于犧牲,革命者的精神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對越自衛反擊戰争全面爆發的時候,羅粵甯主動申請到前線,投身到到保家衛國的隊伍裡。而且他深知自己是将軍的兒子,是以更應該挺身而出。

在出征前許世友将軍曾經親自接見過羅粵甯,他希望羅粵甯可以留在司令部任職,畢竟羅榮将軍隻有他一個兒子。可是羅粵甯卻表示了拒絕,因為他隻想作為一個士兵到前線去,因為自己隻是千千萬萬個普通戰士中的一員,隻圖保家衛國,其他的東西都不在乎。

是以後來他還是如願進入了一線部隊,成為了一名偵察兵戰士。而且由于羅粵甯豐富的作戰經驗和身體素質,他很快就成為了偵察兵中的一把好手,令上級上司都不得不贊賞。

1979年2月17日,中央下達了對越作戰的指令。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當時,羅粵甯的部隊駐紮在中越邊境,距離敵軍隻隔了一座大山。進攻指令下達後,羅粵甯就率領尖刀排突襲了被越軍占領的高地。但是這裡的地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越南利用地形優勢,用炮火壓制我軍,阻擋了我軍的進攻。

這時,8連的連長及時調整了作戰計劃,将原本的正面強攻變化成了我軍最擅長的遊擊運動打法。

接到指令後,羅粵甯親自帶領尖兵排的士兵,獨立擔負起登高占領高地的任務。但當時的越軍為了阻擋尖刀排,用重火力覆寫了羅粵甯所在的陣地。

為了避免更多的傷亡,羅粵甯在帶領戰士沖出炮火包圍後,又一次又一次地來回轉身去營救其他戰友。

他進進出出敵人的包圍圈,救了許多同伴。在第四次折返時,再也沒有沖出來。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和羅粵甯一起戰鬥活下來的戰友說,羅粵甯在死的時候手依然緊握着武器,槍口始終對準了敵人的方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同志們帶回了羅粵甯的屍體。檢查中,他們發現羅粵甯的四肢幾乎被被炸彈碎片完全炸碎了,重要部位也被4挺重機槍擊中。同志們傷心地把遺體運回了中國。

當他父親羅榮聽到這個消息時,這位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老兵也流下了眼淚。但他仍然對在場的幹部和士兵說:“我的兒子為國捐軀。他死于越南戰争。他沒有讓我難堪。值得為之犧牲。”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周偉、123師367團步兵營戰士,父親周開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121師政委,父子二人一起在越南戰場上奮勇殺敵,在1979年2月21日,與敵軍作戰的過程中,壯烈犧牲。

曹輝、445團尖刀連戰士,父親曹從連是446團團長,在戰鬥中,曹輝一直沖鋒在前,為了我軍坦克可以突破敵人的工事,他主動暴露身型,為駕駛員指明道路。可在坦克出發後。尖刀連戰士集體陣亡在了敵人的炮火之下。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江魯平、父親江燮元是廣州軍區副司令,在自衛反擊戰中,為了幫助炮兵鎖定敵人的位置,江魯平帶領一個連的戰士,深入敵後觀測敵人坐标。暴露後,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火,江魯平身中數槍,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

但我們要說的,不是首長的孩子做出了多麼巨大的貢獻,而是我們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做出了多麼大的犧牲。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分别是誰?

在這場自衛反擊戰裡,有27000位戰士都永遠的陷入了沉睡。他們的故事我們無法一一的講述出來,但我們都知道,這些戰士都曾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為祖國争光的戰士,都是值得敬佩的英雄。

他們是英雄的兒女,也是普通的戰士,更是真正的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