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青老師教育訓練複盤

作者:略知億二
常青老師教育訓練複盤

銷售同僚總抱怨市場活動沒有新意,除了開會還是開會;精心組織的會議,醫生卻不願意參加;好不容易把醫生請到會場,大多數都在埋頭玩手機;活動結束了,醫生的觀念和行為依舊紋絲不動;名目繁多的學會、協作組隻在需要拉贊助時才想到你的品牌...

以上這些煩心事市場部的同僚們可能都會遇到,每年品牌計劃大家或絞盡腦汁出新項目,或把老活動用時下最熱門的人工智能、大資料等高大上的外殼包裹。這些推廣項目的探索也許都有用,但是否真的切中了品牌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同時關聯了品牌政策?醫藥行業最好的MKTer常青老師在兩天的教育訓練中,用豐富的行業案例啟發大家思考,領帶大家重新去思考推廣項目的本質以及可能的優化方向。

常青老師教育訓練複盤

從C-Ivy案例開始

早些年社會輿論對介入醫生這個群體充斥“過度治療”等負面輿論,同時也為了提前築好防禦重磅競品上市的護城河,C-Ivy(中國介入醫生讓心血管更年輕項目)應運而生。作為第一個選擇和介入醫生站在一起的品牌,幾乎并沒有涉及立普妥這個品牌,而是從介入醫生重手術大于藥物這個基本事實出發,通過重新定義介入手術成功,藥物為手術護航的整體管理的治療概念,成功調動客戶的興趣。通過數年苦心經營,不斷加入新的元素帶着項目更新,C-Ivy成為介入醫生圈子主動願意來參與的品牌活動,甚至在解決政策落地等難題時超越了産品本身的力量,也帶領介入醫生去向更好更進階的地方。

客戶視角

C-Ivy成功案例的啟發是多方面的,我感悟最大有兩點。第一,客戶視角,而非自嗨。通常你想讓别人做的事情和别人真正在乎的事情之間,橫亘着一條超級鴻溝。應該如何去跨越這條鴻溝?通常并不能在隻在産品經理的大腦中尋找答案,而是要去客戶的大腦中尋找答案:客戶關心什麼,最在意什麼,什麼是診療主線?然後把自己想讓客戶做的事情, 關聯到客戶真正在意的事情上,進而讓客戶産生興趣并進入客戶大腦,最終落實到處方。當然除了推動行為改變,我們還可以用“客戶視角”的思維方式審視日常工作,小到如何寫會議的邀請函、海封包案,大到如何說服銷售有意願有熱情執行市場項目、申請更多資源和支援等。從這個角度出發,市場部的日常工作都有持續改進的空間和方向。

講好醫學故事

第二,産品經理要和醫學部通力合作,具備将衆多的基礎研究、指南推薦、臨床證據等融彙貫通後,提煉為客戶感興趣的醫學故事的能力,而不是僅停留在初級的找不同的産品硬區分。為什麼和醫生講了衆多研究和指南,醫生卻始終不被觸動?而換一種倒叙的方式先給醫生描繪一個有畫面感的病人故事,吊起醫生的胃口,這種方式卻更能激發客戶興趣呢?

因為通常感覺和情緒是瞬間抵達的,認知卻會遭遇抵抗。我們在故事中感受情節、體會情緒,将自己領會到的經驗說服自己,而對他人的忠告和建議,則預設了忽略。善用營造畫面感、打比方、可視化等多種方式将述一個醫學故事,增強醫生的動力并削弱障礙,是未來産品經理升最重要技能。

成功的案例并不能直接複制到自己的品牌,隻有從經驗中提純出背後本質的方法,再從提純的方法中衍生中自己的打法,才算是真正有效的領悟和學習。感謝常老師的傾囊相授,更新思維指明方向,現在該到自己從方法到打法的持續進階了。

常青老師教育訓練複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