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餘晖
據7月21日的《新聞聯播》報道,第八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7月19日至21日在新疆阿克蘇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以“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身份出席會議并講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h1>
這是時隔兩年之後,汪洋再度召開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
政知君注意到,第一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的時間是在2010年3月,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召開的時間分别是在2011年7月、2012年5月和2013年9月。
從第五次會議開始,會議改為每兩年開一次。第五次至第八次召開的時間分别是在2015年9月、2017年7月、2019年7月以及2021年7月。
曆次會議的地點也有變化。
第一次到第五次會議都是在北京召開的,第六次會議是在新疆喀什召開的,第七次是在新疆和田,而第八次會議的地點,選在了新疆阿克蘇。

這是汪洋第二次以“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身份召開這樣的會議,上一次是在2019年的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時。
公開資料顯示,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是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具體辦事機構是中央新疆辦。
據《南風窗》此前披露,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成立于2000年,由中央政法委牽頭,中共中央、國務院、武警部隊和新疆自治區等多個部門組成。2003年4月29日,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
另據2014年澎湃新聞報道,自設立時起,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的組長一職一直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
不過,由全國政協主席擔任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是在十八大之後。
2013年5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首次以該小組組長身份考察南疆地區。
當時,就有媒體稱,全國政協主席擔任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在該工作協調小組成立以來是首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8">新疆數百萬人擺脫絕對貧困</h1>
據7月21日的《新聞聯播》披露,坐在會議主席台上的除了汪洋之外,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
官方稱,19個援疆省市、中央有關部門和機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及地州市師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和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自治區、兵團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
新聞畫面顯示,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央辦公廳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孟祥鋒,商務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俞建華,應急部副部長尚勇,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侍俊,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王洪祥,中央網信辦副主任牛一兵,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住建部副部長姜萬榮等。
此外,一些地方上司也在現場,包括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鄭鋼淼,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樊金龍,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鄧向陽,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殷美根等。
一個事實是,這幾年各地援疆工作成效明顯。
新華社7月19日發文稱,2010年春天,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啟動,中央部委及北京、上海等19個省市攜手助力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在全國傾力援助之下,新疆數百萬人擺脫絕對貧困,新疆大地煥發生機,迎來了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另外,去年的資料顯示,2014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兵團轉移支付從2636.9億元增長到4224.8億元,年均增長10.4%,6年合計支援新疆2萬多億元。
19個援疆省市全面加強全方位對口支援,累計投入援疆資金(含兵團)964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萬餘個,引進援疆省市企業到位資金16840億元,中央企業投資超過7000億元。
在7月21日的會議上,汪洋對過去的援疆工作給予肯定:
近年來各有關方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準确把握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方向和重點,聚焦新疆各族群衆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有效支援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民生改善,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團結,充分彰顯了我國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民生、基層、智力援疆和文化潤疆</h1>
除了肯定過去的工作之外,汪洋也對接下來的工作作了部署:
要堅持資金項目向民生傾斜、向基層傾斜、向重點地區傾斜,助力受援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
要堅持把智力援疆作為工作重點,拓展“組團式”援疆領域,提高幹部人才選派工作品質。
要務實推進産業援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找準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切入點,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産業協作和項目布局,支援受援地增強“造血”功能。
要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推進新疆優秀地域文化和内地各民族優秀文化交流互鑒,增進新疆各族群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要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疆内外各族群衆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往來互動,真正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推動發展的工程、民族團結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
兩個關鍵詞值得一提。
其一,民生。
在兩年前的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上,汪洋也特别提到了民生問題——要堅持民生優先,聚焦脫貧攻堅和擴大就業,資金項目更多向基層傾斜,解決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這次的會議上,汪洋強調,資金要向民生、基層、重點地區傾斜。
其二,“文化潤疆”。
這并非官方首次提到文化潤疆。
2020年9月召開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也曾提到這一問題:
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準确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标,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态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在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上,汪洋也曾提到過這一問題——要紮實做好文化教育援疆,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建構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資料 | 央視 新華社 人民網等
校對 | 羅晶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