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心葉甲蟲别名紅肉湯葉蟲,椰子扁金花蟲,椰子毛毛蟲葉蟲。屬于翅眼害蟲、葉床總科、鐵床分支、鐵裝甲科。椰子葉甲蟲原産于印度尼西亞和巴巴新幾內亞,廣泛分布在太平洋島嶼和東南亞等地區,是一種毀滅性的害蟲,是我國禁止進入的國際二類植物檢疫物品,危害棕榈樹等棕榈植物如槟榔、椰子、幼蟲吃嫩葉肉組織,導緻葉片幹燥, 植物無力死亡。2007年,海南省棕榈植危害面積達到659萬畝,覆寫18個市縣,對海南槟榔、椰子等棕榈植物特殊産業造成巨大破壞,嚴重威脅海南自然生态環境。
"生活習慣"椰子葉甲蟲每年發生4-5代,代重疊。卵期為3-6天,孵化率為92.5%,幼蟲期為30-40天,預計為30-40天,先兆子痫期為3天,孵化期為6天,成蟲期可達22天。在産卵前的前1-2個月,每隻雌性可以産下約100枚卵。從卵到成蟲大約需要50天。産卵前18天,成蟲每天都産卵,有的相隔1-5天産卵1-5天,每天産卵1-2粒以上,最多6粒。将卵産在蟲道中,取心葉3-5柱,将卵和葉粘附固定。

"有害症狀"傷害槟榔最年輕的心葉,取葉肉組織,排出小蟲糞便,受影響的葉子變成幹燥的形狀,心葉嚴重受植物死亡時受到影響。成蟲具有飛行能力,在早晚或通過氣流飛行300-500米的自然擴散。每個蝸杆狀态都可以種植以進行遠距離傳輸。
《防治方法》新種植區實行檢疫,防止害蟲用槟榔椰子幼苗轉移或與其他棕榈植物材料進入。化學防治:對受影響嚴重的植物先用高效氰化物、溴化菊酯、有毒死蜱或拟除蟲菊酯等化學藥劑對整株進行1000次噴灑,殺滅成蟲,防止成蟲受到幹擾後逃逸,切斷枯葉集中焚燒,然後定期噴灑2-3次,每月一次。采用殺蟲單藥和拟除蟲菊酯複配椰子甲蟲粉、"椰蟲網"等吊袋法防治:在心葉基部幼葉内,塞入藥袋1-2包,并用吊繩固定在心葉搖桿上,使藥劑用雨水或人工水自然流向有害生物危害部位,殺滅害蟲。服務期限為8-10個月。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羅大全)
李增平,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