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救世聖母和想自殺的女孩

在馬斯頓一個偏遠的小鎮,有一個名為貢捷的女孩。她從小憤世嫉俗,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她七歲皈依天主教,18歲進入修道院,在她以後的70多年的人生中都在與那些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紮的人們同甘共苦。哪裡有戰争,哪裡發生自然災害,哪裡有瘟疫流行,哪裡就有她的身影。她先後在115個國家建立543個收容所、孤兒院和艾滋病療養中心。她給“貧困中之最貧困者,卑賤者中之最卑賤者點燃了愛的明燈”,他被稱為“貧困者之母”。她就是受世人景仰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為救助世界上最無助的人而操勞、忙碌,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慈善事業。

一個年輕的女子和男友拌了幾句嘴,兩人便賭氣說要分手。偏偏她在工作上又遇到了一些挫折,老闆每天拿不信任的眼光看着她,他感覺人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極度郁悶中,她甚至想到了自殺。

一天晚上,女子坐在燈下寫遺囑,反反複複寫了幾遍都覺得不合适。這時他的父親端着一杯濃茶進來了,輕輕的将茶放在女兒的桌前。看到滿地的紙團,父親心疼的摸摸她的頭:“又在寫文章嗎?不要太累着自己了。”女兒擡起頭正迎上父親慈愛的目光。她端起茶來,輕輕的啜了一口,這一刻,她深深的感到久違的幸福又回到了身邊,它就在這一杯濃茶裡,就在父親的眼神裡。自殺的念頭頓時消散得無影無蹤了。

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多少人會注意到他(她)自己自身所定義的幸福是什麼或者是怎樣的,又有多少人忘記他(她)自己曾經想要的幸福。原來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中所追求的幸福,是藏在我們最容易忘記的地方(愛與被愛之間)。是以大多數人最終都會被自己的天性欲望所誤導,漸漸走進了巨大的天坑之中。而自己的“不知不覺”正是其中的最大的罪魁禍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