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就這樣突然的離開我們,對我的打擊已經很大了,一條人命就這樣沒了,卻沒有任何部門願意承擔責任。”彭女士激動的說。
10月28日,安康市甯陝縣城關鎮的彭女士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9月15日晚上7點多,57歲的母親在甯陝縣的一個餐館吃完飯,回家的路上,因為天黑下雨,走到城關鎮210國道新華書店附近掉進河裡,晚上家人發現母親沒有回家,向城關鎮派出所報案,在調取監控發現墜落點後,16日淩晨一點将人救上來送往醫院搶救,9月18日搶救無效死亡。

(上圖為事發地點臨時搭建木闆橋)
彭女士告訴記者,當天母親去一個餐館吃飯,在晚上7點40左右,用餐後準備去河對岸接父親,但是晚上十點多還不見母親回家,父親就聯系了晚上和母親一起吃飯的人,被告知母親早就走了,于是家裡就發動親戚朋友到處去找,尋找無果後報警尋求幫助,在警察檢視了附近的監控後,才知道母親從木闆橋掉了下去,後來救上來搶救了兩天,母親還是不幸離世。
“當天天黑下雨,視線不是很好,我母親走上一個木闆搭建的橋,這個橋有一部分在河上,母親就從這個木闆上掉了下去,木闆橋也沒有任何圍擋,就是一個違建的橋,事後,我們家屬找城建局、國土資源局等部門想要一個說法,還去縣政府上訪,最後司法所協調各部門對這件事協商,但最終沒有明确的責任和處理結果,讓我們走司法程式做責任鑒定,律師也請了,最後人家不願意接我們這個事情,現在我們也沒什麼辦法。”彭女士說。
在彭女士提供給記者的事發地點圖檔中可以看到,這個木闆橋是一個零時木闆搭建的,一端在馬路邊兩個房子之間,一端有小部分在河面上,上面還有兩個鋼筋固定。在記者的詢問下彭女士告訴記者,這個木闆是一旁的鹿家面館搭建的,用來停放自己的私家車,并不是一座橋,當時可能天黑,母親沒有看清楚才走上去的。
随後記者采訪到甯陝縣信訪局,負責接待彭女士上訪的從業人員祝女士告訴記者,事發地點是一個空地,沒有規劃,也沒有一個橋,當事人可能因為天黑以為那是一個橋,就走上去然後墜河了。事發後,家屬來上訪,信訪局接待了兩個多星期,也積極的聯系各部門協調,因為事發地點責任認定不清楚,信訪局就聯系了雙創辦、國土資源局等部門以及律師一起現場協調,最後溝通意見未能達成一緻,就建議走司法程式來做一個責任鑒定,根據法院鑒定責任結果,由責任方負責賠償。
祝女士說:“那個木闆是面館搭建的,但是考慮到出現了傷亡,人沒了,我們也積極的協調處理,也提出了先讓城關鎮政府墊付一萬元的安葬費,先讓逝者安葬,然後再走司法程式向法院申請做責任鑒定,再做處理,但是這些結果死者家屬都不能接受,到目前為止我們依然還是積極的接待家屬的上訪,還在處理。”
(事發後,現場已經圍擋起來了)
祝女士告訴記者,在事發地點兩百米左右有供市民通行的橋,是有護欄的橋,事發後,住建局和公安部門已經對事發現場進行了封閉處理,以免再次發生意外。
華商報記者 闫文青 編輯 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