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評價《風筝》?

用代号風筝為《風筝》的片名,劇情自然要圍繞風筝展開。既然是風筝,就要飄在空中,至少要飄在高處,但是要有一條線控制。要是這條線段了呢?風筝要麼随風飄的無影無蹤;要麼落地無聲無息。

《風筝》就是按照風筝去設計的。

如何評價《風筝》?

《風筝》的主人翁我黨打入軍統内部代号風筝的特工鄭耀先,就像風筝一樣,站在軍統裡高處,即張揚又霸道。可是在陸漢卿這根線斷了之後,鄭耀先領着林桃被三股飓風(中統、軍統和共産黨遊擊隊)吹的消失了。山城解放以後,風筝落地,鄭耀先甚至低調到都不能用鄭耀先的名字,而化名周志乾。一瘸一拐,飽含辛酸。

如何評價《風筝》?

《風筝》就像一扇門,打開以後,呈現你眼前的是規模宏大的諜戰場面。從來沒有一部諜戰劇我黨打入敵人内部的特工,上升到中統、軍統以及戴笠、毛人鳳和鄭介民甚至蔣介石的層面,也沒有一部諜戰劇我黨特工完成任務後驚動公安部部長和涉及到整個重慶潛伏特務圈。《風筝》無疑是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處。

反過來,《風筝》又用國民黨軍統安插在我黨代号為影子對稱風筝,正面看待敵人的實力。既然是影子,就是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直到劇終,影子才被風筝揭穿。

如何評價《風筝》?

《風筝》涉及人物衆多:

正派:鄭耀先、陸漢卿、曾墨怡、江心、程真兒、錢部長、陳國華、袁農、馬小五、冷眉珊、堅冰、吳福等;

反派:戴笠、毛人鳳、高占龍、田湖、龐雄、徐百川、宮庶、宋孝安、趙簡之、林桃、韓冰、延娥、常志寬、江萬朝、高君寶等。

從人物描述上,雖然反映的是山城諜戰劇,但是其含義可以延身到全國。以延娥為例,在山城解放後,延俄組織山城潛伏特務學習《毛澤東選集》和《論持久戰》。在國民黨敗退台灣之際,也确實組織過全國的潛伏特務骨幹,集中學習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和遊擊戰思想。

如何評價《風筝》?

說《風筝》站在了高處,還包括馬小五到香港去接回從國外回國的火箭專家,以及鄭耀先假死台灣蔣經國和鄭介民還開了個追悼會。而影子韓冰直接被戴笠單線控制,并由戴笠制定聯絡物品和暗語。

《風筝》對特工灌輸一個理念:特工是不能産生感情的。像鄭耀先對宮庶、宋孝安、林桃以及韓冰;韓冰對袁農和鄭耀先。是以,《風筝》可以看做是專業諜戰劇,至少是具有專業性。

如何評價《風筝》?

《風筝》跨越三十多年,具有很強的曆史意義和很高的藝術性。但是,像鄭耀先和宮庶、江心到延安,以及鄭耀先和韓冰在勞教農場改造和打掃街道衛生倆人聊聊我我,鏡頭太多,顯得不緊湊和松散,偏離了諜戰劇的軌道。

筆者連續看兩遍《風筝》,得此拙見,不足以反映《風筝》的全貌和意義,僅此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