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人大哥""騎"轶事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周豔玲

6月10日,台灣同胞陳文仁中國大陸91日,他已經騎行了27000多公裡。

"騎術精神越來越強"的陳文仁,被海峽兩岸的"墨遊"親切地稱為"仁大哥"。在貴州省會貴陽市地标性建築A座,"大人兄弟"向記者分享"騎"環大陸的轶事。

"新疆很安全,晚上我去了哈密的夜市,喝了烏蘇啤酒。說起在新疆的騎行之旅,陳文仁贊不絕口。

台灣"人大哥""騎"轶事

圖為陳文仁在北川。向受訪者提供地圖

越晚越活潑,是陳文仁對新疆的印象。陳文仁說,新疆人民在街頭談笑皆宜,商場和路邊的人喜歡編織,人民是富饒健康的一幕。

"T-punch"亞洲大陸的地理中心,與熱情好客的新疆同胞合影留念,參觀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紮...在新疆的七天裡,陳文仁看到街上的每個人都臉上帶着幸福的笑容。

在他看來,哈密是一個溫暖的地方,受到親切的對待,烏魯木齊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充滿了幹果美食。新疆的安全讓陳文仁決定,今後必須把家人帶回新疆。

說到大西北地區的騎行轶事,陳文仁坦言,在大西北地區騎行非常小心,因為路上經常有野生動物跑出來或走在路上。

"藏羚羊、野駱駝、野兔...當我看到野生動物時,我會停下來拍照。陳文仁笑着說,很多野生動物都會把自己看成兩半,特别有意思。

在青海,陳文仁看到的最多的口号是:"人與自然共存"。

台灣"人大哥""騎"轶事

圖為陳文仁"打"貴陽一座展示樓。攝影:周豔玲

大陸農村的變化也讓陳文仁大開眼界。"在路上,我還了解到,偏遠山區的許多村民正在免費住在新家中。陳文仁說,這麼好的政策和農村交通太好了。

10多天前,陳文仁抵達四川省北川市,身體不疲憊,他迫不及待地參觀了新北川巴納查商業步行街、新廣場,并一路拍照。

在新北川鎮,一座整潔美麗的建築矗立在美麗的山河之間,綠樹成蔭,寬闊而筆直的道路兩旁。優美的環境,綠色的新北川讓陳文仁有了一個想法:想來這裡養老。

陳文仁沒有想到的是,原來作為地震遺址的北川老縣城被儲存了下來,該遺址現在不僅是提供地震公園的紀念,也是科研場所,賦予遺址新的活力。

台灣"人大哥""騎"轶事

圖為陳文仁的機車。向受訪者提供地圖

"在向在地震中喪生的同胞鞠躬并獻花後,他們與台灣的兒子進行了視訊連結。陳文仁說,大陸很好地保護了地震現場,并希望與台灣的年輕人分享。

從雲南到貴州,陳文仁第一次見到了世界最高的北盤江大橋,"相當于一座200層高的橋,讓我一眼就看到了底部。

北盤江大橋中間沒有橋墩,連接配接着山山,猶如一條在尼竹江峽谷中騰空的龍,"駛入其中,猶如在天空中飛翔,格外壯麗。陳文仁說,出乎意料的是,貴州六年前實作了"三尺平",實作了全縣高速,變成了"高速平原"。

在貴州期間,陳文仁還專程拜訪了在貴安新區創業的台灣朋友陳志明,他的光電産業引起了轟動。陳文仁期待更多的台灣同胞來到大陸,分享發展的"紅利"。

陳文仁說,很多台灣年輕人不了解大陸,可以把一路上的景象帶回來,讓更多的台灣同胞看到大陸的繁榮進步和農村發展,讓他們了解大陸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一個人、一輛車、一面旗幟、一個包,55歲的"不老騎手"陳文仁騎着機車,準備"打"黃果樹瀑布,繼續向台灣年輕人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促進兩岸交流。(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