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胎放開了,生殖科咨詢量增加了嗎?資深生殖專家呼籲:生娃要趁早

三胎放開了,生殖科咨詢量增加了嗎?資深生殖專家呼籲:生娃要趁早

▲醫生在觀察胚胎發育

今年5月底,放開三胎生育的政策正式出台,這是繼“全面二孩政策”後又一生育鼓勵政策。記者了解到,全面二胎政策後,深圳各醫院生殖科都曾經曆一波“二胎咨詢潮”。那麼,三胎政策放開以後,生殖科的咨詢量有沒有增加?帶着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深圳恒生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鄧偉芬。鄧偉芬告訴記者,就目前門診量資料看,三胎政策出台後,恒生醫院生殖醫學科門診量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和二胎放開時候比,大家還是平靜了很多。”鄧偉芬說。

深耕生殖領域20多年 見證生育變遷

1997年,鄧偉芬開始從事輔助生殖專業,是國内最早做試管嬰兒的專家之一。“那時候誰家要是去做了試管嬰兒,肯定都瞞着。被朋友親戚知道了會覺得不光彩。”如今,大家對試管嬰兒早已習以為常。

2016年,我國結束實行了2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全面放開二胎。深圳各大醫院生殖專科門診量均增加明顯。鄧偉芬記得,當時來找她咨詢的夫妻當中,以70後為主。“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70後的生育意願是很強的。而且他們也有經濟基礎。”三胎政策開放以來,來生殖醫學科咨詢三胎生育的夫妻則多是已經有兩個男孩或兩個女孩想生個不同性别孩子的夫婦。此外,來咨詢的公職人員也明顯增加。

鄧偉芬坦言,70後已經過了最佳生育時期,對于三胎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80後則多受制于經濟能力,想生而不敢生。90後一代觀念本身不太一樣,多數90後本身是獨生子女,對多生育并沒有太強烈的願意。“我兒子就是90後,他說最多生兩個,多了讓我别想。”鄧偉芬認為,要轉變年輕一代的生育觀念,還需要國家配套更多的鼓勵生育措施。“徹底放開生育肯定是大趨勢。未富先老的老齡化社會還是會有很多問題的。并且人們的平均壽命不斷在變長,如果不鼓勵生育,未來國家的負擔也會非常重。”

生娃要趁早

鄧偉芬認為,如果想要生二胎、三胎,要提前做好規劃。“什麼年齡做什麼事,生育這個事情等不得。”鄧偉芬告訴記者,二胎放開後,生殖醫學科接診了許多高齡産婦,但高齡産婦無論使用哪種輔助生殖手段,成功率都遠低于年輕夫婦。她介紹,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到35歲就截止了。“超過35歲懷孕就是高齡産婦,流産率成倍增高。36-40歲做試管嬰兒的産婦,流産率約20%(35歲以下不到10%)。40歲以上,能懷孕并生下來活産的胎兒僅20%。”除此之外,40歲以上的高齡産婦80%都是代謝異常,除了減重更困難,患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的機率也大大增加。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早婚、早育,對家庭和社會而言,是更好的選擇。尤其是在三胎放開的情況下,生孩子這件事更應該及早規劃。”鄧偉芬補充道。

懷孕全程管理 幫助更多夫妻圓夢

來到生殖醫學科求助的夫婦,絕大部分都已經在生育的問題上吃盡苦頭。有些是因為早年拼事業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有些是因為各種各樣的難纏的疾病,有些甚至不知道什麼原因。對待每一個患者,鄧傳芬都願意花時間聽聽她們的故事。也是以,她經常被同僚調侃:看診太慢。“有時候和患者一聊,時間就飛快過了。一看,哎呀,一個病人看了一個小時。”鄧偉芬笑道。

來到恒生醫院後,鄧偉芬建立了懷孕全程管理系統:她設立了專門“陪聊”的心理診室,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管理;帶來了特色的中西醫管理模式,通過經絡疏通、推拿等方式增強患者體質;請營養專家為患者設計食譜,督促患者好好吃、好好動。

“反複流産、不孕不育,是很多因素導緻的。在排除這些因素後,我們再從病人的心理、運動、生活方式等方面下手。”在恒生醫院生殖醫學科,鄧偉芬還成立了體重管理門診,與内分泌科一起為患者控制體重。“肥胖的人代謝異常,會影響排卵,懷孕以後也容易流産,且孕婦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和高血壓。”

通過科學的管理方式,許多在生育路上已幾近絕望的患者在鄧偉芬這裡重拾希望。一位30歲的女士,因懷孕流産後清宮不到位導緻宮腔粘連,月經一直不準。這些年,該患者四處求醫,試管也做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找到鄧偉芬以後,鄧偉芬先給她做了全面的檢查,之後将她帶到心理診室,讓心理輔導師跟她聊天。女士同心理輔導師聊了幾個鐘,聊到動情處,淚流不止。聊完後,鄧偉芬明顯感覺到該患者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她不焦慮、不緊張了。”之後不久,鄧偉芬為她做了取卵與胚胎移植。目前該患者已在孕期當中。

“在我們這還有住半年,我帶着她爬山、運動最後懷上了的。很多時候,生育是關系到一個家庭幸福的事情,隻要有希望,我們都會盡力去做。”鄧偉芬說。

(記者: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