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塘有氨氮、亞硝酸鹽,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那說明養殖水體可能偏瘦了。
一般來說,當蝦塘的養殖水體中有氨氮、亞硝酸鹽,是否需要使用無機肥,需要看水體情況。另外,我們說“肥水”,其本質是什麼?其實,肥水的核心就是建立“穩定的藻相”。氨氮、亞硝酸鹽在養殖過程中,對肥水、穩定水質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從“肥水”的定義上就可以看到,“肥水”是指使有益藻類的生物量達到一定的數量,并且保持一定的活性和穩定性。由這個描述,就可以清楚,肥水的關鍵點:就是“建立有益藻類在養殖水體中的均衡藻相”。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什麼是肥水</h1>
既然“肥水是建立均衡的藻相”。則肥水的标準可以根據不同的藻類設定标準,通常以透明度作為标準來衡量。矽藻有益藻(小環藻)通常為50-100cm,綠藻有益藻(小球藻)30-50cm。矽綠藻40-50cm。
我們利用下表,給大家一個粗略的參考“标準”。
極瘦水:透明度(cm)>100 ;浮遊植物(mg/L) <5 ;水色清澈無色。
瘦水:透明度(cm)100~50;浮遊植物(mg/L) 5~10;水色微無色。
肥水:透明度(cm) 50~20;浮遊植物(mg/L) 10~100;水色藻色。
極肥水:透明度(cm)20~10;浮遊植物(mg/L) 100~200;水色濃藻色。
老水:透明度(cm)<10;浮遊植物(mg/L) >200;水色極濃藻色。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藻類的營養需求</h1>
藻類的營養主要是無機鹽,包括氮、磷、鉀等,其中還有一些微量元素、生長因子和水中的二氧化碳。但由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一般可從水中的碳酸氫鹽中得到二氧化碳,以供給藻類進行光合作用。
由釋放速度快慢,藻類需要的養分可分為:
速效營養素——施用後,池塘中藻類可快速利用的小分子營養素,主要是無機鹽類、微量元素等礦物質營養素,也有像氨基酸水解物等營養素。
長效營養素——施用後,具有一定的緩釋效應,如包被緩釋、需進一步分解的有機營養,以及靠微生物分解養殖水體中有機質、死亡的動植物殘體等,供藻類等水生生物作為營養素。
從營養素的供給來看,肥水實質上是營養素供給及均衡配置。是以,無論使用無機肥,還是有機肥,其核心價值是提供什麼樣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是如何配置的。
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藻類在不同營養素含量的水體中,更容易成為優勢藻類。例如,養殖水體中實際的氮磷比超過10:1時,矽藻易大量繁殖;氮磷比3:1-7:1,甚至接近10:1時,綠藻易大量繁殖;但氮磷比接近1:1時,則有毒甲藻、鞭毛藻易繁殖。
可見,如果盲目肥水,可能會适得其反。
EM菌在水産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但是EM菌發酵好的原液使用起來成本較高,而且經過廠家經銷商長時間儲存,菌的活力也會下降。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到養殖戶歡迎的是EM菌菌種。養殖戶購買回去後可以自己擴培。自己發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來成本低,而且現發酵的的菌液數量多活性好。那麼在選擇EM菌菌中的時候大家要關注菌種的好壞。一般而言,判斷菌種好壞有一個最簡單的名額pH值。因為EM菌種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較低說明乳酸菌含量豐富,也就意味着整體的EM菌活性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種,如果可以達到3以下就算是品質特别好的EM菌種了。
【2包7折,3包6.5折】EM菌 乳酸菌 芽孢杆菌 水産養殖 蝦蟹魚塘調水改底 幫邦水産 ¥9.9 購買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氨氮、亞硝酸鹽與無機肥</h1>
1、氨氮主要來源是水中的殘餌、養殖動物的代謝産物、肥料和水生動植物殘骸等。在精養池中,人為的大量投餌和施肥,也會使養殖水體中含氮有機物增加。
研究表明,飼料中的氮,約有60%~70%被排洩到水體中。是以,水産養殖水體中總氮濃度與投飼率及、飼料蛋白含量、蛋白質消化使用率等有着直接的關系。養殖動物的含氮排洩物中,約80%~90%為氨氮,如放養的密度過大,養殖水體中生物代謝旺盛,則含氮有機廢物數量将增多,氨氮的增加速率也會大大超過浮遊植物的利用極限,進而導緻氨氮在水中形成積累。
當然,對于氨氮的危害就不需要多說了。請注意的是,氨氮在水中以氨(NH3)和铵(NH4+)兩種形态存在,後者對養殖動物類無毒性,而非離子态的氨氮(NH3—N)則對養殖動物有較強的毒性。一般來說,氨氮控制名額,淡水生物對NH3适應的濃度範圍為0.02-2.00mg/L,我國水質标準規定氨氮小于0.5mg/L,《漁業水質标準》中規定:水産養殖生産中,應将氨的濃度控制在0.02mg/L以下。實際養殖中不應超過0.6mg/L。在對蝦養殖過程中要求氨總量不超過0.5mg/L,氨氮含量在0.2mg/L以下。
2、亞硝酸鹽主要來源于養殖水體中的含氮有機物。在水體中,先轉為氨态氮,再轉為亞硝态氮,最後為硝态氮。當硝化過程受阻,就會引起亞硝酸鹽升高。造成養殖水體中亞硝酸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池水中溶氧不足。另外,頻繁使用殺菌劑,造成養殖水體中微生物種群平衡破壞,也是造成亞硝酸鹽含量升高的原因。
為確定養殖動物的安全,一般将水中的亞硝酸鹽控制在0.1mg/L以下,《漁業水質标準》中規定養殖水質亞硝酸鹽的含量應控制在0.20mg/L以下。實際養殖中,蝦池亞硝酸鹽濃度不應超過0.15mg/L,養殖動物池亞硝酸鹽濃度在0.5mg/L以下。
3、無機肥使用。大家清楚,如果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偏高,再盲目使用含氮的無機肥,則可能導緻災難性的後果。
一般來說,使用的無機肥被稱為“速效肥”。主要提供氮、磷、鉀、鈣等常量元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近年來,提出了“碳元素”營養的概念,于是,大量的補碳的産品快速充滿市場。
氮:氮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葉綠素、維生素、生物堿以及核酸和酶的重要成分。氮是植物主要的營養元素之一。常用的有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鈣、硝酸鈉等。
磷:一般來說,池塘中磷的含量均能滿足水生動物生長的需要。但是在夏、秋季節,浮遊植物大量繁殖生長、水生動物生長旺盛,池塘中磷會大量消耗,往往導緻磷含量大幅降低。如在這段時間中合理地向池塘中施用磷肥,提高水質的肥度,對提高水生動物産量有重要意義。常用的無機磷肥主要有:
過磷酸鈣,為灰白色粉末,一般含磷量為16%-20%,主要是水溶性磷酸鈣,肥效迅速、良好;
重過磷酸鈣,含磷量為40%左右。
這兩種磷肥施入池塘後,一般隻有在幾天内發生作用。以後,因磷酸根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進而降低了浮遊植物對磷的使用率。
鉀:一般說來,缺鉀現象較少。如果需要補充,常用的鉀肥有:硫酸鉀,含鉀量為48%~50%;氯化鉀,含鉀量為50%左右;另外還可以使用草木灰。
鈣:鈣對蝦來說非常重要,由于蝦是通過蛻殼長大的,每次的長大,都要經過蛻殼實作。而構成蝦殼的重要成分之一就是鈣元素。鈣與鎂的适宜比例,使蝦蛻殼後,新的蝦殼能很快硬起來,其意義對蝦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性命攸關”。
微量元素:這是常說的一類含量少、生理作用重大的礦物元素,如銅、鐵、猛、鋅、鎂、钴等。其重要的生物學效用是構成許多重要蛋白質(如血紅蛋白)、各種酶的核心活性物質。是以,常見養殖過程中或者是拌料、或者是池塘潑灑,補充“電解質”。其作用一是提供給蝦以微量元素,保證其正常生理需要;另一個作用就是補充養殖水體中的微量元素,保證藻類生理代謝的營養需要。
實際操作中,大家都知道,換水是降氨氮、亞硝酸鹽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所謂的“降氨氮、降亞硝酸鹽”,實際上就是增加氨氮、亞硝酸鹽的消耗量。這個過程,就需要其它營養素的參與。是以,如果磷元素不足、碳元素不足,最快的辦法還是直接補充無機物更簡潔。
由于營養素不平衡,藻相破壞嚴重,許多朋友想到使用微生态制劑,使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迅速轉化為無害的硝酸鹽。使用微生物,也需要向養殖水體中補充其它營養素,如碳、磷等,否則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也會受阻,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類每天也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由于人類腸道的構造,消化能力較強,一般的維生素制造為普通的顆粒。但是水産動物,如小龍蝦、螃蟹和南美白對蝦等動物腸道較短、吸收能力較差,是以維生素的顆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國外最新的技術是将維生素制造為納米級别的顆粒,這樣水産動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納米級的維生素水溶性好,無論是拌料還是潑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2瓶7折,3瓶6.5折】納維素幫邦水産Vc蝦蟹應激靈複合多元生素納米級抗應激 ¥28 購買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使用無機肥的建議</h1>
事實上,如果蝦塘的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還真是要補充一些無機元素,如磷、碳等。
個人認為,蝦塘中一般不缺磷,甚至有大量磷。但為什麼經常有人強調要補磷呢?前面讨論了一點,就是當向池塘中補充了無機磷以後,磷的利用時間一般隻有幾天的時間,而大部分的磷都被池塘底泥“抓住”,形成不溶性磷酸鹽,沉澱在池塘底部,養殖動物、浮遊植物等均無法利用。
是以,無論是補充有機肥、還是無機肥,關鍵是要明确“補肥”的目的。當然,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等如果含量較高,則補充有機肥、氮肥等,即不能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也不能建立良好的藻相平衡。
氨氮、亞硝酸鹽(含其前體)都可以成為營養素,為微生物、藻類所利用。隻是看我們怎麼樣通過提高其“消耗使用率”,達到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建立穩定的藻相和菌相,起到穩定水質的作用。
我們通常建議采用的是:改底 + 微生物菌劑 + 适量無機元素或複合微量元素。
至于說使用什麼樣的無機元素、微量元素,則需要實際養殖水體的判定。不過有些原則:
1、平衡原則:一個生态系統中,各種物質的存在是一種動态的平衡。是以,要懂得、掌握、運用多種生物手段,建立或改善養殖水體的藻相、菌相平衡。上面我們已經讨論過,水體中實際的氮磷含量比例不同,會導緻不同藻類繁殖增加,應該深入了解。
2、互補原則:無機肥(化肥)是速效産品,肥水雖快,但持續時間較短;有機肥屬長效産品,肥水雖慢,但持續時間較長。二者互相合理結合起來使用可達到即快又穩定的良好肥水效果。必須考慮到池塘中已有營養物質(如淤泥)及所施基肥營養結構與數量,這就要求有檢測、有記錄。做好這些基礎工作,才知道補什麼?怎麼補?
3、頻度原則:無機元素使用,要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使用量和頻率。光強、光照時間長多施,反之少施多次。
4、配伍原則:必須考慮到各種元素的配伍禁忌。有些元素是不可以同時使用的,否則會造成某些元素在發揮作用之前,已經失去生物活性,無法為養殖水體中微生物、藻類所利用。有些微生物也是有拮抗作用的,同樣要有配伍禁忌,或想辦法減少其負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