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道傳統名菜如何吃出新花樣?有鍋有碗助“牛水煮”牛氣沖天“牛水煮”的創始記牛氣沖天鍋的誕生記

在川菜中,有一道極具魅惑性的菜肴,單從菜名上無法感受其滋味,上桌卻讓無數的食客感到熱辣上頭、印象深刻,這道菜便是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是一道四川經典名菜,也被稱作鹽幫菜,是鹽幫下層勞工自己琢磨出來的一道菜式。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追求極端主義的味蕾風格,尤其是“水煮系”。

一道傳統名菜如何吃出新花樣?有鍋有碗助“牛水煮”牛氣沖天“牛水煮”的創始記牛氣沖天鍋的誕生記

1930年,自貢名廚範吉安切合市民口味,改良創造“水煮牛肉”,自此成為鹽幫菜乃至中華料理的一張響亮名片,水煮牛肉以其“麻、辣、鮮、燙”為特色,将肉質細嫩、油而不膩,麻辣爽口、味香濃郁發揮到了極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牛水煮”的創始記</h1>

主打“麻辣水煮牛肉”的“牛水煮”便由此而來。

牛水煮創始人熊阿兵先生,是一位遵循川菜之道的餐飲人,同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鳴堂”技藝的傳承人。

2018年,他以麻辣水煮牛肉起家,創立牛水煮品牌。在經營中他發現麻辣水煮牛肉在餐飲市場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産品的味道已廣為大衆喜歡,從味道上來說并無多大的發展空間了,于是他希望在餐具上産品和餐具能夠呈現“顔值”,出餐儀式上能夠有更多創新。

同年,他找到了有鍋有碗,經過反複探讨,一口如今已為人們所熟知的“牛氣沖天鍋”閃亮登場。

一道傳統名菜如何吃出新花樣?有鍋有碗助“牛水煮”牛氣沖天“牛水煮”的創始記牛氣沖天鍋的誕生記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牛氣沖天鍋的誕生記</h1>

牛水煮麻辣水煮牛肉之前的盛具采用的是海碗,雖然分量足,但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顧客用餐時間一長食物往往會涼,這種情況在冬季格外明顯。

是以,熊阿兵先生提出用鍋具代替海碗的構想。

一道傳統名菜如何吃出新花樣?有鍋有碗助“牛水煮”牛氣沖天“牛水煮”的創始記牛氣沖天鍋的誕生記

結合熊阿兵先生的建議,有鍋有碗團隊在鍋具的形制與大小上做了精準把控,新設計的鍋具不僅滿足了盛量大、可加熱的特點;在鍋具的外觀造型上也滿足了新穎,讓顧客有記憶點的特征。再考慮到牛水煮的客戶群體多為22到30歲的年輕人,喜歡體驗新鮮感和儀式感,這一點在餐具也有所展現。

經過反複商榷,有鍋有碗最終決定:以牛水煮的“牛”來呈現整個鍋體,牛頭為鍋耳,耳柄造型複雜、内部中空、内藏玄機。為了達到“牛氣沖天”的視覺效果,團隊在其中設有幹冰裝置,不僅要選擇利于導熱散熱的材質,還要確定幹冰密封完好不易蒸發。經過反複打樣測試,終于達到了“牛頭噴出仙霧”的效果。

一道傳統名菜如何吃出新花樣?有鍋有碗助“牛水煮”牛氣沖天“牛水煮”的創始記牛氣沖天鍋的誕生記

在鍋身材料上,有鍋有碗選用了鑄鐵材質,不僅能夠讓食物更好地“保溫”,還非常耐用,降低了餐具的損耗。就連鍋的塗層也極為考究,采用的搪瓷工藝,能夠避免粘鍋糊鍋,保留食物原本的香氣。

鍋具底部的基座為水紋浪花的形狀,在食物上桌的時候,金色水紋在燈光下漾動,其内部牛肉香氣四溢,牛鼻噴撒的白霧在四周氤氲開來,顧客恍如置身迷霧仙境,鼻尖嗅到鍋中濃香,捉筷大快朵頤,酣暢淋漓。

從鍋身到鍋底再到牛頭,其組合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一道傳統名菜如何吃出新花樣?有鍋有碗助“牛水煮”牛氣沖天“牛水煮”的創始記牛氣沖天鍋的誕生記

“牛水煮”麻辣水煮牛肉在使用牛氣沖天鍋以後,消費者對其贊不絕口。不僅提高了餐廳的盈利率,更是在2020年的牛水煮“麻辣水煮牛肉節”中,打破了單品營銷的世界紀錄。

如今,“牛水煮”在成都有直營門店4家,在全國有加盟店20家。

水煮牛肉已經從四川,逐漸邁向了世界。“牛水煮”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開闊,而伴随着“牛水煮”門店的發展,在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創意餐具和食物相結合,以一種嶄新的方式出現在大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