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作者:侃史檔案館

作為一項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太極拳可謂是深受老年人的喜愛,當老年人練習太極拳之後能非常有效地鍛煉自身的心肺功能,對于很多老年人而言,太極拳是很好的養生方式。然而對于百歲老人雷潔瓊而言,她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養生秘訣。

提起雷潔瓊老人,很多人都為她的長壽而震驚,盡管現在社會醫療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人均壽命也在不斷地提高,然而像雷潔瓊這樣的百歲老人在依然是非常少的。

雷潔瓊老人之是以被人們尊敬,不隻是因為她長壽,更是因為她為我國以及民族所做出的貢獻。雷潔瓊有着多重身份,她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法學家,更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曾連續擔任了多屆重要會議的主席之職。

如此多的稱号,都屬于雷潔瓊一人,在如此多稱号的背後,是人們對她的尊重以及信任。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家庭環境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雷潔瓊便是深受自己父親的影響,才漸漸地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父親雷子昌在清朝時期曾考上舉人,很多人總是将愚昧無知、封建的詞彙冠在清朝的讀書者身上,認為他們在八股的影響下已然變成沒有思想,不會思考,隻知道考試的工具。但與那些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讀書人不同,雷子昌因為受維新運動的影響,對于外來的新鮮事物沒有不接受,甚至于還坦然學習。

雷子昌為人處世的正直,以及大公無私的性格使得他深受當地人的尊敬。當地人發生糾紛等多會去請雷子昌評判是非,這是因為雷子昌不會徇私。也正是受雷子昌言傳身教的影響,雷潔瓊對西方文學産生了極大的興趣,憂國憂民的意識也漸漸地在幼年的雷潔瓊心中開始萌芽。

在雷潔瓊進入廣州當地的師範學校進行學習之後,她進一步對百姓疾苦有了清晰的認識,也正是這種清晰的認識,雷潔瓊内心憂國憂民的意識徹底爆發,她決心要憑借着自己的力量救國救民。

為了拯救國家拯救民族,衆多的有識青年聯合起來遊行。1919年5月4日,青年運動在北京徹底爆發,全國各地的學子青年們也緊随其後。此時的雷潔瓊隻有十四歲,在青年學子中年齡偏小,但她因為自己平時的出色表現以及優秀的成績,被推舉成為了宣傳部部長,帶領大家遊行。

而在帶領大家宣傳的過程中,雷潔瓊意識到國内教育的不足,相比起美英法等國,此時國内的教育才剛剛起步,學的也多是老一套。為了能學到真正有益于國家的知識,她決定遠赴海外學習。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在父親的支援下,19歲的她孤身一人奔赴萬裡之外的美國求學。身是女兒身,但心是男兒心,在留給父親的信中,雷潔瓊向父親表示,自己不願意做養在深閨之中的女子,她更願意奔赴海外學習,為國效力。對于女兒的遠大志向,父親雷子昌非常地欣慰。

事實上雷子昌勸誡過女兒,認為她是一個女孩子,不用這麼累,為謀生考慮,希望她能學一些類似于醫生、律師等專業,在未來不必為了生計而憂愁。

然而對于雷潔瓊而言,未來的生計并不重要,救國救民才是她所選擇的道路。在來到美國之後,雷潔瓊進入斯坦福大學選擇教育學科學習,而在學習期間,雷潔瓊憑借着自己的努力成績一直位列前茅,而後她又轉學來到南加州大學深造。

對于雷潔瓊而言,學成歸國救國是她内心一直所堅持的信念,也正是這個信念支撐着她孤身一人遠赴異國他鄉,忍受了上千個寂寞的日夜。

1931年,雷潔瓊碩士畢業之後當即決定傳回自己深深思念的祖國家鄉,随後她來到北平擔任燕京大學的社會學系的教授,向大家傳授她在國外所學到的知識。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她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這也是她為救國救民所做的努力。雷潔瓊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祖國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然而伴随着九一八事件的爆發,國内外陷入一片嘩然之中,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更是讓無數有識之士感到寒心,雷潔瓊正是其一。

尤其是國民黨不僅不抵抗,老蔣更是下令取締國内的所有的抗日團體,不允許任何人釋出有關的言論。雷潔瓊難以了解在如此國難當頭的時刻,為何國民黨竟會抛棄群眾,選擇不抵抗,任由侵略者踐踏祖國的土地。

這種不作為讓雷潔瓊陷入迷茫與無助之中,她對未來突然沒有了希望。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篇文章的出現讓雷潔瓊重新對未來有了希望。

盡管老蔣下令不允許傳播抗日言論,然而群眾的抗日之心又豈是他能禁止的,一系列的抗日文章在民間悄悄地傳播着,激勵着群眾。在1935年8月份,雷潔瓊從學生處得來一篇名為《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的文章,這篇文章也被稱之為《八一宣言》。

我黨在這篇文章中明确地表示出了抗擊侵略者的決心,與侵略者絕不妥協的态度。正是這則文章讓雷潔瓊意識到,真正能拯救國家與民族于危難之間的隻有我黨。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為了支援我黨,同時也為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雷潔瓊在燕大悄悄地組織起了救國會,她帶頭為前線戰鬥的将士們捐款捐衣,在舉辦遊行時她總是走在最前面,帶領着遊行的學子老師們高聲呼喊着救國救民的口号。

為了國家與民族,雷潔瓊不懼危險,甚至不惜親上前線,去慰問作戰的将士們。試問前線有着不懼犧牲的戰士們,後方有着雷潔瓊這樣全力支援的有識之士,侵略者如何能戰勝我們。七七事變之後,抗日戰争正式爆發,此時我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雷潔瓊意外地收到來自國外關于進修博士的邀請函。能繼續學習深造當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對于雷潔瓊而言,自己學習的根本目的便是為了救國救民,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她又怎麼忍心抛棄祖國,去國外避難。

更何況她已經找到救國的正确道路,是以她毫不猶豫地将這封邀請函抛到一旁,選擇留在祖國,跟随我黨救國救民。雷潔瓊為了抵抗侵略者,放棄了自己的教學工作,選擇留在最為落後的江西農村地區,号召并帶領着當地的婦女為抗日救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9年,周總理路過江西之時,特意與雷潔瓊見面,并且還向雷潔瓊介紹了毛主席所寫的《論持久戰》。雷潔瓊在與總理進行了會談之後,内心對于抗戰變得更加的堅定。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然而遺憾的是随着皖南事變得爆發,國民黨反動派再次開始針對我黨,雷潔瓊的工作也是以受到了國民黨嚴厲的打擊,不得已之下她隻能暫時放棄江西的工作,轉道前往上海。

盡管國民黨在不斷地打擊我黨人士,雷潔瓊卻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工作,來到上海之後她便開始暗地裡宣傳呼籲人們抗日。也正是在此過程中,她遇到了自己未來的伴侶嚴景耀,一個和她有着相同信念的抗日愛國人士,兩人在工作上互相幫助,很快便雙雙墜入愛河,兩人也是以成為事業與家庭上的默契伴侶。

在雷潔瓊與丈夫堅持了數千個日夜之後,在經過了無數革命先輩的犧牲之後,我國的抗戰終于走向成功。然而侵略者雖然被打跑,但此時我國卻面臨着内憂的問題。

為了能徹底地使祖國走向正途,使人民迎來民主與自由,1945年,雷潔瓊與丈夫嚴景耀以及其他的志同道合之士,共計26人宣布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

1946年,諸多代表團進京請願,此時的雷潔瓊已經41歲,在會議上她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但是她的演講卻是最為激勵人心的。在往後的日子裡,雷潔瓊同丈夫兩人一直堅持不懈地與反動派進行鬥争,終于在1948年她們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也正是在這一年裡,各個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等開始前往華北解放區,共同商量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事情,而雷潔瓊與丈夫嚴景耀便作為代表出席了這場會議。

對于雷潔瓊而言,新中國的誕生是她夢寐以求的事情,同時這也代表着她選擇的道路是沒有錯的。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開國大典上,她跟随着諸多的開國功勳一起走上了天安門城樓,親眼見證了自己的夢想得以實作。對于雷潔瓊而言,她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意義的。

建國之後,雷潔瓊先後被任命為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委員,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抗美援朝爆發之後,她又親自上前線慰問志願軍戰士們,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看着祖國變得越來越好,雷潔瓊的内心是非常滿足的,是以,1952年北京政法大學成立之後,雷潔瓊決定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而後政法大學進行了改編,雷潔瓊又和自己的丈夫來到了北大授課。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74歲的年紀,對于很多人而言已經到了頤養天年,享受兒孫之樂的時候,但對于雷潔瓊而言,她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已經七十歲高齡的她依舊擔任着北京市的副市長之職,與群衆有關的問題她都耐心親身察看詢問,解決相關問題。

在北京的第三屆代表會上,她更是就聾啞人協會與青少年教育機構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正是在她的呼籲建議下,因為某些原因而遭到破壞的農村養老裝置得以重建,進而真正地做到了老有所養。

除此之外,雷潔瓊就國内所存在的宗教建築被違規占用問題進行了詳細的了解,随後她開始對宗教場所進行清理,保證了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建築的規範使用。與此同時,她也非常重視國内青少年的教育,在她的推動下,許多青少年教育機構得以建立。

雷潔瓊老人的貢獻不僅如此,除了這些之外,她還參與了我國1981年所釋出的《新婚姻法》,而在澳門與香港的回歸中,雷潔瓊作為副主任始終牢記着“一國兩制”的原則,并為此每天奔跑參加論壇,了解大家的意願。

在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問題上,雷潔瓊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因如此,在香港回歸時,已經九十多歲高齡的雷潔瓊,更是親赴香港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曆史時刻。也就是在這一年,已經91歲的雷潔瓊迎來退休,她終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

106歲的雷潔瓊,退休生活豐富,有自己的養生秘訣

退休後的雷老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但身體卻非常的健康,甚至能去參加公益活動。盡管雷潔瓊身居高位,但她的個人生活卻非常的樸素,日常的飲食也沒有大魚大肉,而是特别喜歡吃蔬菜和水果。

雷潔瓊老人來自廣東地區,然而因為各種原因,她已離家多年,是以她格外地想念自己家鄉的腐乳,她的侄子得知這件事後,經常為其送腐乳以慰老人的思鄉之情。

雷潔瓊老人終年106歲。盡管如今人們的平均壽命不斷地提高,但106歲的高齡依然是非常罕見的。而關于雷潔瓊老人之是以能如此地長壽的原因,很多人猜測是因為她的飲食比較協調,年輕時參加工作得到了鍛煉,身體素質比較好。

然而在她105歲的壽辰上,她的秘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雷潔瓊老人之是以能長壽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在于她性格開朗,一心為公,沒有雜念。

在鄉間有一句俗語叫做“笑一笑,十年少”,盡管有所誇張,但實際上說的便是一個人如果經常笑一笑,保持樂觀的心态,那麼這個人的精神便會非常地積極向上,而精神的積極則會反映在身體上,讓其顯得更加充滿活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