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彼得大帝野心勃勃、熱衷擴張,為啥沒招惹近鄰清朝呢?

作者:逗比魚的大千世界

身高兩米的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可謂俄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被尊為"俄羅斯帝國"的"國父"。這位雄才大略又殘酷野蠻的沙皇在位期間親赴西歐各國考察先進的制度、科技和文化,繼而對俄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全面改革,推動俄羅斯走上世界強國之路。彼得不但是改革高手,還是軍事高手,他迅速打造了一支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和工兵組成的二十萬人的正規軍和一支擁有大小艦艇近九百艘、水兵近三萬人的海軍力量,形成了俄國曆史上的第一支正規化的陸海軍,他親自指揮這支軍隊進行了多次戰争,為俄國搶占了大片地盤。對彼得來說,改革和擴張,那是同等重要的。

彼得大帝野心勃勃、熱衷擴張,為啥沒招惹近鄰清朝呢?

彼得大帝

1695年,年僅23歲的彼得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打了一仗,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取了亞速要塞(位于頓河河口),為俄國打開了通往黑海的道路。1700年,彼得又挑戰了一個更強悍的敵手,他發動了對北歐霸主瑞典的北方戰争,目的就是為俄國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

在長達21年的北方戰争中,俄國和瑞典打了一個昏天黑地,那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也是一位骁勇蓋世的帝王英豪,踏平丹麥、大破波蘭,所向無敵,1700年納爾瓦一戰更是把彼得的俄軍打得一敗塗地!但彼得畢竟非等閑之輩,他重振軍隊,趁查理十二世攻打波蘭之機,卷土重來,席卷涅瓦河口地區,一雪前恥!查理十二世壓根就沒把彼得這個野蠻的土包子放在眼裡,他收拾完波蘭後,率七萬大軍直撲俄國,不料中了彼得的誘敵深入之計,1709年波爾塔瓦大決戰,瑞典軍主力被俄軍狂扁,死了八千,被俘一萬六,心碎的查理十二世亡命土耳其。

彼得大帝野心勃勃、熱衷擴張,為啥沒招惹近鄰清朝呢?

查理十二世

波爾塔瓦會戰成了北方戰争的轉折點。此後,彼得乘勝出擊,掃平了芬蘭境内的瑞典軍隊,俄國海軍也痛扁了瑞典艦隊。1721年,瑞典終于被打扒下了,和俄國簽訂《尼什塔德和約》,把立沃尼亞、愛沙尼亞、英格利亞和芬蘭灣割讓給俄國。俄國終于獲得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跻身世界強國之列。彼得被加封為"祖國之父和全俄羅斯大帝",俄國正式改名"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和他的臣民們連跳帶唱,興奮異常。

在去世前的幾年裡,彼得的刀劍槍炮依舊沒閑着,他帶着皇後率軍于1722—1723年兩次遠征波斯薩菲帝國,吞掉了裡海西岸和南岸一帶大片土地,從此俄國變成了三面臨海的大帝國。

1725年2月8日,這位風風火火一輩子的俄羅斯大帝在聖彼得堡去世,終年53歲。此後,曆代沙皇都繼承他的遺志,玩命擴張領土,終于把俄羅斯變成了地球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彼得大帝野心巨大,對于領土是永不滿足的,他在位時,俄國有一超級富裕的鄰國,彼得對它也是頗為垂涎的,隻不過這個鄰國不太好惹,是以彼得也一直沒敢有啥大動作。這個鄰國,便是康熙皇帝統治下的大清王朝。

其實在彼得親政之前,俄國和清朝還真打過一仗,即1685—1688年的兩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對侵入中國領土的俄軍圍殲兩次,都大獲全勝,粉碎了俄國人侵略黑龍江流域的陰謀,最終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雖然表面上這一條約是平等條約,但實質上清朝還是失去一些領土的,聞一多先生就認為這條約不平等)。不過此番中俄交手和彼得大帝沒啥關系,因為當時彼得雖然已經登基,但并未親政,俄國大權掌握在他姐姐索菲亞公主手裡,十來歲的小彼得沒有任何決策權。

彼得大帝野心勃勃、熱衷擴張,為啥沒招惹近鄰清朝呢?

尼布楚條約

雖然彼得大帝在位時,清朝還算強大,俄國暫時沒下手,但鴉片戰争之後,清朝越混越慘,俄國曆代沙皇也越發眼紅,瘋狂掠奪了中國N多領土。要麼說,落後就要挨打呀!而且再對比一下彼得大帝和康熙大帝這兩位同時代的偉大君主,雖然都夠牛的,但康熙所生長的曆史大環境使得他不可能成為彼得那樣的改革家,是以說,彼得大帝之後的俄國是越發雄起,而康乾盛世後的中國就越發不行了。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