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當歐洲探險家抵達加勒比海時,他們不僅颠覆了他們遇到的土著居民的生活,還改變了整個生态系統。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一些島嶼上的蜥蜴和蛇可能已經滅絕了70%。對此負有責任的不隻是殖民者,還有他們帶來的貓、老鼠和浣熊。

這些發現表明,對脆弱物種造成問題的不是人類本身,而是我們看到了非常不同的影響,取決于這些人類如何與他們的環境互相作用,厄樂·艾爾麗斯(Erle Ellis)說:“我是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縣分校的地理學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補充說:“新的研究結果對未來的保護工作至關重要。”
與大熊貓等受歡迎的動物相比,科學家對蜥蜴、蛇和其他爬行動物的生活方式知之甚少。他們對這些動物的早期曆史所知的更少。然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些物種在生态系統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它們為植物授粉、傳播種子、吃昆蟲等小動物,自己再被更大的動物吃掉,有些甚至通過鑽到地下來改變景觀。
是以,人類曆史科學研究所的動物考古學家科朗坦·博卡頓(Corentin Bochaton)前往加勒比海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他和他的同僚們參觀了瓜德羅普島(位于加勒比海東部由法國管轄的一組島嶼)的6個島上先前挖掘的洞穴。在篩選了洞穴地面不同層的泥土,并仔細研究了之前發掘的成果後,他們收集了數萬塊骨頭碎片,有些小到3毫米。
在出土的43000塊化石中,研究人員鑒定出了16種不同類型的蜥蜴和蛇。他們将化石分為四組:32000年~11000年的化石,11650年~2540年的化石,2450年~458年的化石(這段時間在島上的土著居民到達之後,在歐洲探險家到達之前),以及從458年到現在的化石。
研究小組今天在《科學進展》雜志上報告說,在11000年前的一個島嶼上生活着至少4種蛇和5種蜥蜴,但現在沒有一種存在于那裡。它們最終被其他4種蜥蜴所取代,其中兩種大約在2000年前首次出現,另外兩種在歐洲人之後出現。那些新物種很可能來自加勒比海的其他地方。
波查頓和他的同僚們接下來追蹤了瓜德羅普島近4萬年的蛇和蜥蜴的進化史。他們發現,在1493年克裡斯托弗·哥倫布到來之前,至少有13種爬行動物興旺發達,并在至少76個種群中傳播。幾千年來,氣候變化和土著居民的存在都不是問題。
但在歐洲人定居後的350年裡,大約有一半的種群消失了,至少有3種蛇和5種蜥蜴滅絕了。一些島嶼失去了多達70%的爬行動物。研究人員說:“這些蜥蜴很可能是與歐洲人一起到來的入侵動物的受害者,比如貓鼬和貓,或者在栖息地被甘蔗田和牧場取代後滅絕。鬣蜥和其他5種新到的蜥蜴取代了它們的位置。”波查頓說:“這種模式很可能在加勒比海的其他島嶼上重演。”
尚不清楚這些損失對島嶼生态系統意味着什麼,但研究結果有點令人不安,喬納森·洛索斯(Jonathan Losos)說:“我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進化生态學家,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這是因為他和其他科學家花費了他們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來研究所學生活在今天加勒比地區的爬行動物的生态與進化之間的互相作用。他解釋說:“現在的情況隻存在了幾個世紀,我們有一個非常有偏見的觀點,考慮到這些動物在該地區相對較短的曆史。”
艾爾麗斯說:“這些結果也支援了科學家們日益增長的一種理論:當他們用土著人中常見的可持續發展來管理土地時,生物多樣性可以繼續與人類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