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湘自然曆丨夏花燦爛㉙此花一出,蚊蠅退散
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 夏至第9日
夏日的花花世界裡,有月季、榴花、美人蕉等缤紛炫目,有茉莉、栀子、玉蘭等清香馥郁,也有一些不驚豔不芬芳不起眼的花,悄悄地含苞,低調地盛開,如點綴夜空的繁星,你不一定留意它,但它是組成璀璨星空的一部分。
魚腥草就以這樣的狀态開花了。它的花清秀簡約,四片白色花瓣,姿态輕盈地點綴在碧葉中,遠遠地看去,有點兒“白雪紛飛于綠林”的感覺,給炎炎夏日帶來些許清涼。“近玩”就不如“遠觀”,魚腥草花和魚腥草葉一樣,因含有“魚腥草素”,散發出特殊的腥味。仔細觀察,它的四片白色“花瓣”其實是總苞片,位于花朵中央高高聳起的黃綠色“花蕊”才是真正的穗狀花序。
魚腥草花不見得引人關注,但魚腥草的大名在中國南方實在是無人不曉,因為在南方,人們食用魚腥草的曆史非常久遠。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成了吳王俘虜,卧薪嘗膽,終于重返國土,但回國第一年就遭遇罕見饑荒。勾踐親自上山尋找可以食用的野菜,曆經三次中毒,才發現一種割了又長、生生不息可食之草。之後越國上下靠這種小小野菜渡過難關。大家将這種野菜叫做“饑菜”,後改稱“蕺菜”,又因為這種野菜帶有魚腥味,民間百姓多叫它魚腥草。至今在越國故都紹興,還有一座“蕺山”。
這種魚腥味雖不好聞,但實用性很強。房間之中,放置兩三盆魚腥草,可令蚊蠅退避三舍,驅蟲功效卓著。
【小名片】
魚腥草,三白草科蕺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折耳根、狗心草等。其莖扁圓柱形,扭曲而細長;表面淡紅褐色至黃棕色,具縱皺紋或細溝紋;葉片極皺縮而卷折,微具魚腥氣,花期5至8月。
魚腥草忌幹旱,耐寒,怕強光,全省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均有分布,主要生長在湖邊、河邊或長期積水的路邊,是優良綠化植物;藥用價值高,也可做食材。
文/彭雅惠 圖/湖南省林業局提供 設計/陳琮元 智庫/牟村 統籌/周月桂
[責編:黃利飛]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