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菱鲆腸炎和腹水病的預防及治療方法

中國水産頻道報道,在氣溫和水溫變化較大的季節,如每年的春季(3-5月份)、秋季(10-12月份)是大菱鲆腸炎和腹水病的易發季節,為此,小編專門請大菱鲆方面的技術專家為大家總結了預防及治療方案,請廣大養殖戶務必要仔細閱讀。

<b>一 加強養殖管理,防患于未然</b>

(1)加強衛生管理,選擇新鮮餌料,避免投喂不新鮮的雜魚。

(2)加強養殖工廠中的房間和工具的消毒管理,保持養殖環境清潔,及時隔離病魚以防止互相傳染。

(3)加強魚的攝食觀察管理,水溫逐漸降低,魚的攝食能力減弱,攝食量降低,是以,投喂量要逐漸的減量,遇到氣溫、水溫驟減,投喂量需要快速降低。

(4)加強料号轉換管理,小号料向大号料轉換或不同飼料轉換時,應采用新舊料混合的投喂方法,逐漸減少舊料的投喂量,增加新料的投喂量,直至全部換為新料。

(5)加強對魚體、糞便觀察管理,定期拌一些促進腸道消化的藥餌,如大蒜素、腸願平等一些中草藥物。如果出現腸炎及腹水等症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因治療不及時,病情惡化。

<b>二、加強用藥管理,堅持合理使用藥餌</b>

(1)拌藥餌時,首先要停食1-2天,通常在拌藥餌期間,要減少投喂量,投喂量應該在平時投喂量的50-60%左右為宜;投喂次數也應該有所下降,一天投喂一次保證每條魚都能進食藥物,以達到較好的預防及治療效果。

(2)如果病情嚴重,魚攝食狀态不佳,需要配合藥浴。一般抗生素的療程為3-5天,而磺胺類藥物要求療程為5-7天。在大菱鲆養殖過程中,很多養殖戶在症狀剛消失時就停藥,造成疾病治療不徹底而反複發作,損失慘重。是以,在用藥治療時,務必保證疾病症狀徹底消失再停藥!

(3)少部分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已被國家列為禁藥,使用時注意甄别。

<b>發現症狀,及時治療</b>

大菱鲆的病原有很多,症狀表現也複雜,而且多樣化,下面介紹常見的腹水及腸炎病的緻病病原、典型症狀及簡單的治療方法。

<b>一 腹水</b>

病原:愛德華氏菌

表現:病魚腹部隆起,打開腹腔後發現腸胃中或腹腔内有大量無色或淡黃色液體,肛門紅腫,脾髒腎髒有時也出現腫大。

後果:腹水屬常見疾病,易導緻大規模死亡。

治療方法:在病魚尚能攝食時可投喂抗菌素藥餌,如以惡喹酸拌藥餌,3-5克/千克飼料,4-5天為一個療程。若病魚病情嚴重,攝食力弱時,則以惡喹酸15-20g/立方水體藥浴2小時以上,每天1次,連續處理3天,同時輔以藥餌進行治療。

<b>二 腸炎</b>

病原:弧菌和溶藻膠弧菌 病原菌在腸道中大量繁殖,引起消化道發炎而導緻病變。

表現:病魚體色變暗,腹部下凹;不攝食或吞食後吐出;擠壓腹部可見白便從肛門流出,有時肛門處拖帶粘稠的黃白色糞便,發病時池底經常會發現黃白色條狀物。解剖病魚後可見腸壁發炎,内部有大量稀狀或稠狀黃白色物質;膽液稀薄呈淺綠色,肝髒明顯充血,整個内髒團萎縮。

後果:該病感染率及死亡率均較高,能引起長期性慢性死亡,養殖生産中多與腹水病并發。

治療方法:(1)可用大蒜素5克+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千克飼料進行口服治療。(2)可用惡喹酸、土黴素、恩諾殺星等進行口服和藥浴處理,口服量3~5克/千克飼料,連續投喂5~7天;如果較嚴重,應同時配合藥浴治療,連續藥浴3天,每天1次,每次2-3小時以上。

專家再次提醒:魚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才能免受損失!秋季大菱鲆養殖切不可馬虎大意!我們将為您提供全天候服務!(作者:盧偉)

【關鍵字】:大菱鲆 腸炎 腹水病 預防 治療方法 水産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