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觀察 鄧林靈 吳迪 川觀新聞記者 李天銳
10月28日下午,東京殘奧會中國首金得主李豪來到廣安市華蓥中學,與該校師生分享自己從遊泳到擊劍的運動經曆,傳遞堅定追求,永不放棄的精神。
視訊加載中...
兩天前,李豪放假回到家鄉廣安華蓥,這是他參加的第一個當地的公開活動。今年8月25日,他奪得2020東京殘奧會男子佩劍個人A級金牌,也為中國代表團奪得東京殘奧會首金 。8月29日,他和孫剛和胡道亮組成的中國隊衛冕2020年東京殘奧會男花劍團體冠軍。
在緊張的備戰和比賽之後,他有了20多天呆家裡的“清閑”時光,他将如何度過?他如何回憶奪金時刻以及複盤奧運會比賽?日前,川觀新聞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

不看網上評論怕“飄了”,備戰巴黎要從零開始
“快看抖音,你上熱搜了。”東京殘奧會,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金的當晚,李豪的手機資訊炸了。刷抖音是他娛樂放松的方式,他的不少朋友發來這樣的祝賀。
事實上,奪金那天,這個第一次參加殘奧會就拿下當屆中國首金的小夥子,賽場上并沒有那麼順利——在與烏克蘭選手曼科競技時,他開局落後2分,一度落後4分,最後連得6分實作反超。“當時因為比分落後,很緊張,教練說要摳細節。”李豪回憶,與平時的訓練和以往的比賽一樣,在競技時要捕捉對方的眼神和表情變化。
直到今天,喜歡刷抖音的李豪也沒有點開關于自己的視訊下的評論。“自己是普通人,怕看到太多表揚,自己飄了。”李豪解釋,自己和前輩相比還有差距。東京比賽結束了,“一切歸零”,要重新備戰。
如今,距巴黎殘奧會還有3年時間,“趁着年輕、有沖勁兒,體能還不錯,一站一站地掙積分,争取獲得下一屆參賽資格。”李豪表示,競技體育沒有常勝将軍,要突破自己,就必須去拼,去搶。
想吃媽媽做的菜,回來後還要兼顧學業
在廣安市華蓥市陽和鎮龍山寨村,川觀新聞記者剛見李豪時,他剛趕集從鎮上傳回,從朋友的電動車上下來後,右手拄着拐杖左腿幾個邁步,先去摸了摸家裡的狗,哼着“探清水河”就進了屋。
交流期間,李豪對從他家門口路過的村裡人還會主動打招呼。這些天,他家的院子也格外熱鬧,村裡人喜歡坐在一起話家常。這些年村裡人見李豪的次數比較少,但在他們的印象裡,李豪性子好,雖然2歲時因車禍右腿截肢,小時候卻依舊是村裡的“孩子王”,會爬樹、能單腿騎自行車。
李豪此次回家要呆20多天,“想我媽炒的菜,想老家的味道。”在上海訓練的日子,李豪和其他運動員一樣,隻能吃食堂提供的飯菜。10月25日,回到家的當晚,李豪的媽媽餘定瓊就安排了兒子喜歡吃的洋芋絲、水滑肉等菜。
期間,李豪也不能閑着,他在家還要做基礎訓練,也要上網課。如今,他重拾學業,是上海體育學院成人教育2020級運動訓練專業專科學生。“想着這個對自己平時訓練有幫助,能更好的了解身體機能。”他說。
上次采訪時,餘定瓊想看兒子把東京殘奧會金牌帶回家,這一次李豪的百寶箱裡又增加了5枚獎牌,一共有26枚獎牌了。“兒子回家了,我們都高興。”她說,還有一件大事,以前也給李豪配過義肢,但是使用起來不太友善,現在在考慮為他配更好的義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