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尼獎主持人喬詩·葛洛班和莎拉·巴萊勒斯
美國時間6月10日晚,第72屆托尼獎頒獎典禮在紐約舉行,戲劇人一年一度再度歡聚慶祝。本屆頒獎典禮由著名歌手喬詩·葛洛班(Josh Groban)和莎拉·巴萊勒斯(Sara Bareilles)共同主持,兩位都在去年分别登上百老彙舞台并獲得托尼獎提名。雖然演技并未獲得肯定,但整夜歌唱也算出彩敬業。
2017-2018年,3100萬人次在百老彙走進劇場,打破了曆年紀錄,而今年的托尼獎主題也意在緻敬每周8場全年無休的演員團體(尤其是默默無聞的群演)和女性從業者,同時,曬出衆明星兒時戲劇表演照,鼓勵廣大有舞台夢想的青年人努力圓夢。《冰雪奇緣》(Frozen)、《賤女孩兒》(Mean Girls)、《樂隊來訪》(The Band’s Visit)、《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等音樂劇均帶來了精彩的表演片段,但全場表演中以美國高中生帶來的《吉屋出租》(Rent)唱段《愛的季節》(Seasons of Love)最為質樸感動。
雖然這一季幾乎都是大IP電影、動畫改編的音樂劇作品,但本屆托尼獎大赢家無疑是小制作音樂劇《樂隊來訪》,在獲得提名的11個獎項中最終斬獲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音樂劇劇本、最佳原創曲譜在内的10項大獎。而以一曲Let It Go走天下的迪士尼音樂劇《冰雪奇緣》、美國人氣卡通片改編音樂劇《海綿寶寶》以及美國喜劇明星蒂娜·菲(Tina Fey)創作的同名電影改編的音樂劇《賤女孩兒》則暗淡無光,除《海綿寶寶》斬獲一枚最佳音樂劇舞美設計獎之外,其餘作品均顆粒無收,無疑是給大IP改編作品的一記耳光。
近幾年的托尼獎其實都非常崇尚小制作作品,比如去年的《緻埃文·漢森》(Dear Evan Hansen)、2015年的《快樂家庭》(Fun Home)以及2014年的《關于愛情和謀殺的紳士指南》(A Gentleman’s Guide to Love and Murder)都屬于小制作作品,并和《樂隊來訪》一樣都先在非營利劇院進行試演,後轉戰百老彙,在規模較小的劇場駐場演出。
《樂隊來訪》其實也是電影改編作品,隻是電影也非常獨立小衆,與大IP改編思路完全不同。故事講述一個埃及國樂團因為在車站念錯了地名,誤入以色列小村莊,被當地的好心人收留一晚,并幫助他們去了正确的地方。來自兩個不同甚至敵對文化背景下的人,就很多話題坦誠自己的看法,新奇地發現了很多共鳴。全劇隻有100分鐘,爵士與阿拉伯傳統音樂劇相融合,既有旖旎的富有異域風情的慢歌,也有節奏感非常強的阿拉伯國樂合奏;演員既要演唱,又要演奏。
雖然是小制作作品,但從作曲、編曲、呈現上卻蘊含着無限的創造力。與此同時,豐富而獨特的音樂風格也非常抓人,紐約時報評價其為“最令人沉醉”的音樂劇。在沉醉的晚風中,一曲《回應我》(Answer Me)将劇情推向高潮,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唱起了同一首歌,猶太民族與阿拉伯世界出現在一個無關政治的簡單、美好的舞台上彼此回應,此情此景比娛樂至上的大IP作品不知道高出多少。扮演樂隊指揮和小号手的阿拉伯裔演員托尼·沙爾盧布(Tony Shalhoub)和阿瑞爾·斯坦夏爾(Ari’el Stachel)分别獲得最佳音樂劇男主角、男配角獎,在普遍将阿拉伯世界與恐怖主義相聯系的社會環境中,變得難能可貴。
托尼獎最佳音樂劇男配角得主阿瑞爾·斯坦夏爾在獲獎感言中提及自己一直都在回避自己的中東身份,但《樂隊來訪》給了自己難得的機會講述自己民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需要更多。
與音樂劇創作的渙散類似,今年的美國話劇新作幾乎也沒有一個又叫好又叫座,以緻于到了頒獎季,隻剩下幾部明星複排話劇還在演。而在早先的提名名單上,最佳話劇、最佳話劇複排以及最佳話劇表演獎(男主、女主、男配、女配)幾個獎項,英國制作和演員占了50%以上,而五名最佳話劇導演提名人中,英國導演就有3位。而在剛剛揭曉的獲得名單上,英國著名制作人索尼娅·弗雷德曼領銜制作的《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和英國國家劇院全明星複排力作《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幾乎瓜分了所有話劇獎項。
《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自2016年在倫敦開演以來就不負衆望,積累了大量口碑,一票難求,2017年創紀錄的獲得11項奧利弗獎提名并獲得其中9項。百老彙今年4月開幕以來,承襲了倫敦的好口碑和觀衆緣,勢頭非常強勁,也收獲10項提名,并奪得最佳話劇、最佳話劇導演等6項大獎。雖然百老彙版沿用7位西區版中的主要演員,包括獲得奧利弗獎的三位演員傑米·派克(Jamie Parker)、諾瑪·杜梅澤尼(Noma Dumezweni)和安東尼·鮑爾(Anthony Bolye),但在托尼獎上全部惜敗《天使在美國》與《三個高個兒女人》(Three Tall Women)的三位演員。
作為去年英國最令人期待并備受好評的複排作品,英國國家劇院出品的《天使在美國》幾乎也是原班人馬直接搬到百老彙。《天使在美國》同時也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史詩級作品,在美國觀衆、專業界都引起巨大反響和共鳴,獲得托尼獎曆史上話劇最多獎項提名——一共11項。在頒獎典禮上,男主角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扮演共和黨深櫃律師的内森·雷恩(Nathan Lane)分别獲得托尼獎最佳男主角、男配角,劇作也獲得最佳話劇複排獎。在獲獎感言中,演員和劇組無不感謝那些曾經奮鬥并仍然走在平權路上的特殊群體,呼籲對特殊群體更廣泛的關注。
本屆托尼獎最佳話劇女主角由現年82歲高齡的英國戲骨格蘭達·傑克遜(Glenda Jackson)憑借在愛德華·阿爾比(Edward Albee)普利策獲獎劇作《三位高個兒女人》中的精彩表演獲得。格蘭達·傑克遜曾獲得過兩次奧斯卡金像獎,并曾當選議員息影30年之久,最近兩年又回歸戲劇舞台,非常活躍,去年在倫敦老維克劇院複排的莎士比亞經典劇作《李爾王》中演李爾王本人。而與她同台飙戲的羅瑞·麥特卡夫(Laurie Metcalf)則獲得本屆托尼獎最佳話劇女配角,去年她剛剛憑借《玩偶之家2》獲得了托尼獎最佳話劇女主角。
托尼獎最佳話劇女主角得主格蘭達·傑克遜在話劇《三個高個兒女人》中
今年的托尼獎還将終身成就獎頒發給作曲家安德魯·羅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和2度托尼獎得主齊塔·瑞維拉(Chita Rivera)。韋伯在獲獎感言中提及羅傑斯漢莫斯坦音樂劇電影《南太平洋》給10歲的他種下了一顆音樂劇的種子,他一輩子都想成為理查德·羅傑斯,而今天終于得到了這樣的殊榮;而齊塔·瑞維拉雖然年過八旬,仍然表示希望繼續演下去。
每一年的托尼獎頒獎典禮同樣也是信念主張的道場,今年又恰逢美國中期選舉。著名演員羅伯特·德尼羅則在頒獎台作出反特朗普手勢,并呼籲大家11月一定去投票,《天使在美國》劇作家托尼·庫什納也号召大家用實際行動拯救國家;獲得托尼獎最佳戲劇教育獎的來自佛羅裡達的戲劇教師麥樂迪·赫茲福爾德(Melody Herzfeld)則鼓勵學生們堅持自我,勇敢表達,并呼籲槍支管制。今年2月14日,她所在的高中發生校園槍擊案造成17人死亡。
第72屆托尼獎已經落幕,得獎的沒得獎的都在計劃下一步,但一大波全新制作已經在路上躍躍欲試,其中仍然不乏大IP改編音樂劇《金剛》、《紅磨坊》等,也有西區經典劇作《擺渡人》、《劊子手》,以及明星主演的美國本土新作,比如阿米·漢莫(《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百老彙首秀《白人直男》……托尼獎一向被诟病過于商業化以及評獎範圍本身的局限性,但每一年脫穎而出的不同劇目仍然令人期待,頒獎典禮本身帶給所有戲劇人的榮耀以及行業傳達的信号總是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