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通訊員 趙雪峰
11月2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廣州市水務局處獲悉,為解決部分片區防洪排澇能力不足問題,廣州市增城區将于近日正式啟動南部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
經調查論證分析,廣州市增城區南部片區防洪排澇能力不足主要是三大方面的原因,一是流域上遊城市化程序加快,原有山塘、綠地被大面積硬底化,導緻調蓄能力不足;二是流域中遊過流瓶頸多,廣深鐵路、廣深高速、廣園快速、107國道等交通要道橫跨河湧,預留箱涵過流能力嚴重不足,形成瓶頸,雨水無法及時排往下遊;三是流域下遊無強排設施,缺乏應對暴雨時遭遇潮汐頂托情況的能力,無法快速将水排至東江。
按照“流域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思路,增城以流域為體系,排澇分區為單元,蓄排結合,整治、建設内容包括水庫挖潛改造、調蓄區和濕地建設、打通河道過流瓶頸、河道擴寬清淤、閘站建設等,将同步開展河湧疏浚、堤岸加強及修複、生态濕地建設等工程,打造引領海綿城市建設和綠水青山城市建設的“樣闆區域”。
其中,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采取“上蓄、中疏、下排”三方面工程措施:“上蓄”方面,提高上遊調蓄能力,蓄滞洪水,減輕下遊過洪壓力,計劃建立兩個調蓄區;在鳳凰城遊泳池下方建立地下調蓄池;對白鶴争蝦水庫等4個水庫進行挖潛。

陳家林調蓄區效果圖
“中疏”方面,針對中遊過流瓶頸多、水流不暢等問題,工程将河道關鍵瓶頸“卡口”作為整治重點,要求翡翠綠洲小區對内部管涵、出口箱涵及阻水河道按标準進行擴建改造;進一步疏通鳳凰水跨廣深鐵路、廣深高速、廣園快速路的箱涵,在廣深高速橋下拓寬河道,改善水流流态。
“下排”方面,将水南支湧從16米擴寬至25米,增加水南支湧過流能力,在水南支湧、溫湧出口各建一座規模約80立方米每秒閘站,增加下遊擋潮強排能力。
溫湧閘站效果圖
新塘鎮永和河調蓄區建設項目将打造面積18.6萬平方米的調蓄湖,調蓄庫容達24.8萬立方米;建立引水、節制水閘4座、補水泵站1座。
永和河調蓄區效果圖
責任編輯:徐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