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
養雞行業已經整整低迷了23個月。
回顧過去兩年
養雞人承受的巨大壓力仍曆曆在目。
但不管如何,過去畢竟已經成為曆史
我們現在更應該關心的是未來
是即将到來的2022年。
如果不看具體資料,憑直覺分析
相信很大部分養殖戶都會看好明年的養雞行情。
畢竟已經低迷了兩年了
事不過三,明年怎麼說也應該好了。
但如果從大資料上科學分析,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首先
現在的家禽整體産能仍然過剩。
根據專業禽苗供應平台一品苗的統計資料,
目前家禽産能較非瘟前增長了28%
(由92億隻增長到118億隻),
其中國雞增長12.5%、
白羽雞增長37.5%、
肉雜雞增長50%。
而且,除了家禽産能過剩外,
其最大的替代品——生豬産能恢複也遠超預期。
據國家資料顯示,
今年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總産量同比增長22.4%,
其中生豬産量同比增長10.8%。
是以
生豬價格從今年年初就一路下行,
從年初的18元左右一斤一直降到了6元左右。
這也大大地拉低了雞肉産品的價格。
雖然9月份開始生豬價格有所回升
但也隻是維持在保本線上下。
預計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到2022年7月份左右才會得到緩解。
是以
在明年8月份之前
家禽價格也必定會受制于生豬價格。
其次
“雙碳”政策,飼料價格上漲等,
也将進一步拉升養殖成本,加劇行業經營壓力。
疫情的不确定性也會繼續影響着家禽
生産、流通、消費等諸多環節。
明年的養雞行業仍将承受較大的壓力
養殖戶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好應對準備。
從戰略上講
要做好市場極限競争的準備。
如長期低毛利,高成本,高資金消耗等。
另外,有實力的養殖企業也可以主動求變。
如在銷售端可以開拓新的消費場景
如在将毛雞銷售轉為冰鮮、凍雞銷售
如在将熟雞轉為休閑食品、菜品銷售等。
其次,在戰術上要推動養殖技術提高和管理創新
提高産品品質,降低養殖成本。
明年的目标還是以穩字當頭
不要求快求大,更不要賭市場。
總的來說,未來的一段時間内家禽養殖業整體還是承壓嚴重,
大家要把握好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管控好市場風險,
不要拍腦子就上。
大家有什麼自己的看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讨論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