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所謂知己,就是眼神确定距離,語言确定情意,懂你如懂我自己

有一天,愛情問友情:為什麼這個世界有我了,還要有你?友情回答說,你會讓大家流淚,而我是幫大家擦幹眼淚的。

何為友情?就是彼此心意相通、精神契合、彼此欣賞、相見恨晚,其實就是由精神連接配接起來的最真摯的友誼,或者說是知己。

何為知己?就是彼此之間保持着最透明、最純潔的精神生活,透明得可以互相看破,彼此之間總能一目了然、心事洞明。甚至是自己最不願啟齒的想法,你也願意向她袒露,而她願意去看,也願意去懂;在看到了你最醜陋、最不堪的那一面後,依然願意握你的手、擁抱你。

彼此雖然不是同體,但是卻能夠同頻,她了解你,就像自己了解自己一樣。

所謂知己,就是眼神确定距離,語言确定情意,懂你如懂我自己

01

世間有這樣的友情嗎?答案是肯定的。

俞伯牙和鐘子期是最好的典範,他們之間的感情,流傳了千百年,一直被世人稱贊,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者,還有《笑傲江湖》裡的曲洋和劉正風,他們之間的感情,打破了正邪不兩立的世俗,最終同歸于盡,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篇章。

其實,懂你不需要懂韻律,懂你也不需要改變我自己,因為,你一說話,我就知道你要幹什麼,就像《天道》裡的芮小丹和歐陽雪,就有這樣的默契。

她們之間的交往很純潔,沒有雜質,哪怕會涉及到金錢,也不會有一點點懷疑對方的情感,就像和另一個自己相處那樣,對方的存在隻是讓你感到心安,有她在,就像另一個自己,因為,一個人是自己生命的當局者,當自己不能抽身而出審視自己的時候,另一個自己就會不抱偏見,客觀、冷靜、公正的評價你,沒有惡意,這個人就是知己。

所謂知己,就是兩個人精神之間難以言傳的、不可理喻的默契,也是兩個靈魂面對面時自然而然卸下僞裝和坦誠,互相不見時,她住在你心裡;互相見到時,坦露赤裸裸的自己,毫無顧忌。

所謂知己,就是眼神确定距離,語言确定情意,懂你如懂我自己

02

很多感情,你說不清道不明,隻因為磁場相通,氣場相仿,能量同等,互相欣賞和識别,不為社交、利益、憐憫、崇拜或任何具體的需要 ,也沒有任何原因、目标、意圖。就是彼此懂得和洞悉,一眼看穿她的心思。

芮小丹在被丁元英“耍”了之後,名為設局款待,實為叫他出糗,飯桌上的賭局,令她心理在那一刻發生了改變。

為了照顧他的面子,最後不惜以飯店裡的股份做賭注,那份果敢和“義氣”令歐陽雪頗有微詞,甚至散場後,歐陽雪在車裡和她說,你戀愛了,一語中的,芮小丹不語,是啊,歐陽雪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是以她預設了。

她們之間心有靈犀一點通,很多時候,會對相似的事件做出相近的判斷,如事先約好一般。很多時候對方的一句提醒、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一句話都能猜破。

因為知你、懂你如懂我自己,感情相近,靈魂同頻。

因為互相交托了靈魂,是以不懼怕孤獨,不懼怕面對生活的磨砺,總有一份來自“另一個自己”的底氣。

所謂知己,就是眼神确定距離,語言确定情意,懂你如懂我自己

03

你在,便是晴天。你遠離,便是不安。

丁元英希望芮小丹選擇另一種生活,和歐陽雪談起出國的事情,希望她作為知己能夠規勸小丹,讓小丹順應自己的想法。

談起距離和兩人友情問題,歐陽雪說:“不一樣,一個是天涯咫尺,一個是咫尺天涯,能一樣嗎?”

對于小丹的未來,她希望她過得好,但是她又希望她能永遠在身邊。

真正的知己好友,少有私心,我過得好,我也希望你過得好;我過得不好,我也希望你過得好;無條件地希望對方過得好,這才叫知己好友。

但是,歐陽雪之是以不去規勸芮小丹,順應丁元英的想法和他一起去國外發展,不是因為想要把她一直留下來,不願意她幸福,而是她了解芮小丹的想法,知道她會如何選擇自己想要走的路。

知道自己規勸也是徒勞,自己了解“另一個自己”,也知道對方想要的是什麼。

她們之間,交往甚至不是為了獲得或維持“友誼”,隻是對方的存在使自己感到心安,能感到另一個自己的支撐和溫暖。

所謂知己,就是眼神确定距離,語言确定情意,懂你如懂我自己

04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輩子能有交心的朋友,更是不容易,這樣的感情,不是想要就能有的,需要機緣和運氣。

芸芸衆生,有太多人都和你擦肩而過,大多數人從此四散而去。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一生相伴的知己好友。

不是每個人都能走進你的内心,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知己良朋的。

有資料研究表明,人一生遇見的人是29200000人 ,但是和你交集的人隻有千萬分之一,能夠和深度聯系并且而成為親密無間知己的幾率是十億分之一。

是以,真正的知己,互相之間有深切的關愛、了解、信任、以及體貼,并且純潔的沒有任何雜質,沒有一點私心,能夠擁有這樣的知己好友,是人生的一種的幸運。

對于芮小丹和歐陽雪來說,她們之間就是絕對的信任,無論是做什麼決定,以及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有高度的契合,你懂我的默默無語,我懂你的心心相惜。

所謂知己,就是眼神确定距離,語言确定情意,懂你如懂我自己

05

如今網絡世界将人聯系的愈發緊密,人與人之間沒有秘密,一覽無餘,似乎我們聯系的更加緊密了,實質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加疏遠了。

有時候,心中有千千結,但是,打開手機,翻翻通訊錄,或許可以找到幾百幾千個名字,但當你真的需要傾訴的時候,可能把手機翻了一遍又一遍,竟然無人可以傾訴。

當你想要傾訴,卻找不到一個願意傾聽的人,哪怕發個朋友圈,都要思慮半天,删删減減,最後終于沉寂,自然會因為那一刻沒有知己産生孤獨。

因為傾訴這事,有時候真的是分對方是誰,如果人不對,感情不能同頻,思想不能共振,還不如噤聲不語。甚至有時候,你的心裡話,隻能和一棵大樹說,這樣才更加安全和無奈。為什麼和大樹說,與其和不懂自己的人暢談,不如和“守口如瓶”的大樹暢所欲言。

人不是一輩子都有朋友的,有些人停留,如果可以交心,一定好好去珍惜。

因為,真情難得,友情可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