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政治正确都做不到的《北京55天》

終于看完了超級難受的《北京55天》, 驚訝于本片的立場,本來想知道外國人是怎麼看義和團運動的,結果真讓人大跌眼鏡.首先聲明我不是啥極端愛國主義者, 甚至特别讨厭用愛國綁架思想,隻是從人的角度看,頓時覺得日本折騰靖國神社抹殺侵略史啥的完全是有師承的,看看當年英國人是有多麼自以為是。

連政治正确都做不到的《北京55天》

不是為了艾娃的顔值,死都不會碰這片子

整個電影就為了說八國聯軍進北京是怎樣一支正義之師,為此先展示清政府的殘暴和野蠻,随便殺人,還殺的是洋人。義和團完全是一群暴民,嚴重擾亂社會秩序。英國公使以正義和平的姿态出現,想維持北京的和平穩定,找太後交涉沒戲,太後要八國公使團24小時内撤出北京。這群人不, 太後就下令用正規軍打他們,加上義和團的亂黨,他們被圍困55天,終于盼來了救星部隊八國聯軍。正義得到彰顯,北京又和平了,太後最後居然說了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承認自己失敗。

不管一個政府再怎麼罪大惡極,人家又沒跑到英國去砍你們的人頭。是好是壞也是本國内部的事兒,用不着外國人指手畫腳。那種人權高于主權的絕對正義立場和仿佛與生俱來的道德制高點就是這麼自我感覺良好,政權統治的好壞與侵略行為沒任何關系,不能用評價前者來偷換概念,粉飾後者固有的卑鄙惡劣。

連政治正确都做不到的《北京55天》

《寶雲尼車站》裡穿着紗麗的艾娃就是美國人眼裡的異域風情了

八國公使那麼聽話地全聽英國公使的指揮,連部隊也歸他調遣,俨然一副當仁不讓的老大姿态。他又是多麼愛好和平,一切戰争或抵抗行為都是出于被迫,多偉大的英國人!一個美國少校在一堆大官面前顯着各種能耐,連個起碼的尊卑上下都沒,沒啥理由,因為這倆人是主演,其他人都得成跟班圍着轉。為了顯示義和團的愚昧就拍一堆赤手空拳或拿砍刀的人潮水一樣對着槍口往上沖,倒下大片還前仆後繼。但這些死就是個背景,好像他們根本不是人或者命就那麼賤,而英國公使的兒子就是受了傷而已,她老婆對他說你知道這是多大的犧牲嗎?片中每個外國人或死或傷都顯得重于泰山,表明他們付出巨大代價,而那些被炸得屍體漫天飛的中國人簡直狗屁都不是。這是多麼可怕的雙重标準!就像日本人拍二戰的片子隻拍他們的戰士倒地流血為國捐軀而完全沒有敵人!福柯還是誰說過:戰争不論什麼理由雙方都是錯。 但在這裡就是有一方絕對正确。為了顯示他們被困艱難抵抗,義和團又變成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還有片中着力展示的炸毀清政府的一個軍火庫,效果簡直像原子彈爆炸。要是中國不管官方或民間的裝備和火力那麼強大不早就把你們趕出去了麼?還能輪到讓你們在首都撒野的份兒。而且敵人是強是弱完全看主演需要,這麼可笑弱智的邏輯隻有永遠覺得自己正确的人才認為合理。這群人在缺兵少将、缺彈藥、缺藥品的情況下像共産黨反圍剿似的堅守55天,終于迎來八國聯軍雄赳赳氣昂昂勝利解放北京。真的就像歡迎解放軍入城似的。而解放之後公平正義和平都在哪兒?曆史上明明白白的是清政府簽了所有不平等條約裡最屈辱的辛醜條約,北京城也在這支正義之師的解放下經曆浩劫。

連政治正确都做不到的《北京55天》

《龍種》裡一群美國人多努力演中國村民,當年好萊塢真的很左

最後想不明白這麼一部價值觀完全扭曲的電影艾娃為啥要趟這渾水接。她也演過《寶雲尼車站》這樣的片子。雖然談不上深刻,但至少在反思英國對印度的殖民。起碼屁股沒坐錯地方。現在想想赫本的《龍種》不僅歌頌中國人的英勇抗戰行為還對戰争本身有所反思是多麼可貴,褒曼的《六福客棧》裡愣頭愣腦卻真誠執着的修女是多麼可愛!

連政治正确都做不到的《北京55天》

《六福客棧》人高馬大的褒曼努力扮村婦,真的有種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