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2021年10月26日中午,河南省林州市 “1991.2.20”命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被林州警方成功抓獲,弑兄潛逃三十年後終落法網,再一次驗證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真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抽絲剝繭,命案逃犯現端倪</h1>
1991年2月20日,林州市五龍鎮王某因家庭财産、債務分割問題,與其哥哥王某某發生糾紛,将王某某緻死後潛逃。受當時種種客觀條件限制,王某一直未能抓捕歸案,讓辦案民警一直耿耿于懷,成為壓在衆人心上的一塊巨石。三十年來,辦案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大家圍繞王某的潛逃去向做了大量工作,但始終未能擷取有效線索,案件偵辦數度陷入僵局。
2020年,林州市警察局積極将公安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向實際工作轉化,把為民辦實事活動和打擊犯罪工作緊密融合,再次組織專門力量對案件資訊進行了梳理彙總、分析研判,開展強力攻堅。期間,原康派出所圍繞王某的社會關系、人生經曆、活動軌迹等展開摸排走訪,并對擷取的海量資訊進行碰撞比對、篩選核查,于紛繁複雜中抽絲剝繭,成功捕捉到了“王某可能在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的相關線索,追捕工作在曆經“千淘萬漉”的辛苦之後,終于迎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周密排查,嫌疑目标被鎖定</h1>
在擷取有效線索後,林州警方從刑偵大隊、原康派出所等機關抽調精幹警力趕赴山西展開追捕。到了山西,民警卻再次犯了難:茫茫人海,去哪裡找王某呢?
紅色的土地,最不缺少的就是拼搏攻堅的精神。關鍵時刻,追捕民警拿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紅旗渠精神,對翼城縣在特殊時間段補錄戶口、相貌特征與王某相似的人員逐一展開身份核查。笨辦法也許就是最好的巧辦法,在對上千人晝夜不舍的核查、比對下,王某澤逐漸進入了民警視線。
王某澤是否就是當年的王某?民警帶着疑問開始圍繞王某澤展開秘密調查。在對王某澤所在鄉鎮的日常生活服務網點走訪中,細心的民警發現了在一個物流快遞點發現了王某澤的一份收件回執,收件人是王某澤,但簽收欄赫然寫着“王某”!王某澤就是王某的身份資訊被民警牢牢鎖定。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日夜蹲守,精準出擊巧抓捕</h1>
身份鎖定了,入村抓捕就開始了。王某澤所在的村子人口很少,進去一個陌生人就會很顯眼,追捕民警就因情施策,每天都等到在夜裡十一點以後才悄悄進村摸排,确定并熟悉王某的住宅及周邊情況,選擇抓捕時機。
王某有一輛皮卡貨車,這為民警抓捕提供了有利條件。經過幾個日夜蹲守,民警終于得到了收網的最佳時機。10月26日中午,民警發現王某駕車回到了家中,且僅有其一人在家中吃午飯,民警迅速出擊,将其成功控制帶離。在車裡,面對民警淩厲的審訊攻勢,聽着熟悉的家鄉話,王某在一番裝模作樣後頹然地頭:“我就是王某,我老家是河南林州……”
10月26日傍晚,追捕組押解王某順利傳回林州。在林州公安一代代民警的不懈努力下,“1991.2.20”命案成功告破,王某長達三十年的逃亡之路被瞬間斬斷,在全省黨代會召開之際,林州公安以忠誠擔當、敢打必勝的實際行動向省黨代會獻禮。
(作者:郭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