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能,永遠

今天是8月15日

76年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無條件投降!

不能,永遠

而就在近日

連續有“靖國神社”相關的話題

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有日本要員參拜

有藝人拍照打卡

甚至有導演發文

“靖國神社連參觀都不能去了?”

不能,永遠
不能,永遠
不能,永遠
不能,永遠
不能,永遠

這個真不能

而且

 不能!

 永遠!

不能,永遠

  昨日,一條#斬鞍問靖國神社連參觀都不能去了#的内容沖上微網誌熱搜。@半月談 回應稱:不能,永遠!

不能,永遠

  事情的起因是,8月13日,張哲瀚曾在日本靖國神社前合影一事,引發巨大争議。

  @半月談 就此發表評論《用“無知”做托詞,逃避不了應有的懲罰!》。評論稱 ,曆史不容忘卻,尊嚴不容亵渎。大是大非的問題前不存在含糊其辭,以“無知”作錯誤行為的托詞,是對公衆的欺騙,對曆史的不敬。

  作為享用公共資源,影響萬千粉絲的藝人,本應謹言慎行,嚴守道德與法律準則,努力追求德藝雙馨,方能對得起社會給予的榮耀,如果一味胡為,甚至踐踏社會公序良俗,挑戰國家民族大義,隻能說之前捧得有多高,之後就會摔得有多狠。德不配位,必須“涼涼”!

  随後,《九州·朱顔記》作者斬鞍轉發@半月談 相關話題并配文稱:“是以靖國神社連參觀都不能去了?莫名其妙…”

不能,永遠

  很多網友在這條微網誌下留言,表示靖國神社不能去。

不能,永遠
不能,永遠

  于是,@斬鞍 删了那條轉發的内容,又重新發了一條微網誌。

  網絡截圖顯示,微網誌内容為:“我覺得中國人去日本旅遊,應該參觀靖國神社,因為日本民族的發展史都放在裡面,去做這樣的了解,才不會以為日本隻有美食和幹淨的街道,才不會到了一個景點隻知道比耶。”

不能,永遠

  截至目前,上述微網誌内容均已被删除。

  8月14日,@斬鞍 通過其個人微網誌道歉,稱自己“昨天發了三條很不合時宜的微網誌,造成了遠未想到的巨大負面影響。首先我向所有人道歉,這個道歉對曆史、也是對所有被我傷害到的人。鄭重道歉。”

  @斬鞍 在微網誌中稱,之是以發出這一評論,“是因為我去過靖國神社,而且是故意去的,因為對這段日本不願意承認的曆史,我很好奇他們到底是怎樣表述的。”

  @斬鞍 在微網誌中表示,“回頭看我對@半月談 的評論,就是截取片段隻發表自己關心的意見,但在曆史問題上,是絕不能這樣片面與不謹慎的。民族感情的問題,不能用理客中來搪塞,我在此就不當發表評論向曆史、向廣大網友緻以誠摯的歉意。”

不能,永遠

  對于這一道歉,很多網友并不“買賬”,表示“走好不送”“無可救藥”。

不能,永遠
不能,永遠

  據了解,斬鞍,七十年代初生于杭州,現居美國。2002年成為九州設定組七位成員(粉絲昵稱“九州七天神”)之一,代表作有“九州·旅人”系列及“九州·朱顔記”系列。其中,《九州·朱顔記》已經被改編為影視作品。

↓《半月談》評論原文↓

用“無知”做托詞

逃避不了應有的懲罰!  近日,藝人張哲瀚被曝在2019年曾前往日本乃木神社(供奉乃木希典,血債累累的日軍侵華大将)參加朋友婚禮,早前還釋出過在靖國神社前的合影,引發網絡普遍憤怒和質疑。  13日,張哲瀚在其個人微網誌發表道歉聲明,稱"為曾經無知的自己而羞愧,更要對之前不當行為深刻道地歉。"聲明稱,自己“不親日”,但欠缺對相關場所的曆史背景和知識,并對一同與會的其他人的政治背景失察,才導緻發出的照片合影裡含有嚴重傷害國人感情的内容,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  然而,“無知”并不能作為其種種行徑的托詞。首先,藝人在聲明裡稱自己“旅遊時喜歡随意拍照”是以也拍下了靖國神社。這種說辭将靖國神社等同于一般的旅遊景點,企圖模糊靖國神社的特殊政治含義。但靖國神社對國人而言,絕非是一個冷門的曆史知識,而是深深銘刻于每個中國人的記憶中,是罪惡、血債的代名詞。一切參拜、美化、暧昧不清地與靖國神社這個概念糾纏在一起的行為,在中國人心目中隻有四個字:不可原諒。  藝人以“欠缺對相關場所的曆史背景和知識”作為托詞來解釋自己這一行為,于情于理都說不通。在衆多新聞的報道下,有關靖國神社的資訊早已成為常識,難道還需要專門學習曆史文化知識,還需要所謂“更加嚴謹和自律”?這種沒有絲毫誠意的托詞,說明藝人根本沒有對自己犯下的錯誤作出清醒的認知與嚴格的自省。  其次,張哲瀚在聲明中稱自己“在拍照時對入畫内容的不謹慎,我在此鄭重道歉。”他隻是認為自己拍攝照片這種舉動不夠謹慎,并沒有意識到錯誤是出在前去靖國神社這一行為本身。可以說,這種認知是嚴重的曆史虛無主義。前往這樣的場所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嚴重的錯誤,怎能用一句輕飄飄的“對入畫内容不謹慎”蓋過?  曆史不容忘卻,尊嚴不容亵渎。大是大非的問題前不存在含糊其辭,以“無知”作錯誤行為的托詞,是對公衆的欺騙,對曆史的不敬。作為享用公共資源,影響萬千粉絲的藝人,本應謹言慎行,嚴守道德與法律準則,努力追求德藝雙馨,方能對得起社會給予的榮耀,如果一味胡為,甚至踐踏社會公序良俗,挑戰國家民族大義,隻能說之前捧得有多高,之後就會摔得有多狠。德不配位,必須“涼涼”!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曆史的傷疤絕不容忘記

對屈辱曆史無知的人,可恥!

對侵略罪行無視的人,可恥!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

唯有永遠銘記,方可告慰先烈!

唯有自強不息,方可不負時代!

不能,永遠

來源:半月談、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報、遼甯共青團、青春北京、北京日報、@半月談、@斬鞍、網友評論、廣東共青團、鈞正平工作室、央視新聞編輯:蘇昕美編:秋菊

校對:王濤責編: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