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本市場錯位發展與深度合作要齊頭并進

作者:追趕小天才

随着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我國資本市場錯位發展的目标和特征更為鮮明。筆者認為,這也對未來三大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之間的合作提出了新要求。實行資本市場錯位發展與深度合作的齊頭并進,應該是未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一步。

以客戶分類為基本依據,形成與之相适應的基礎性制度,為不同實體企業提供多樣化融資服務,為不同投資者提供差異化投資選擇,實行錯位發展,是我國資本市場成立以來,就明确的長期發展目标。經過逾30年的探索與發展,已取得豐碩成果并積累了寶貴經驗。

面對環境變化和新發展格局的要求,錯位發展需要在鞏固的基礎上深化,要把融資能力與效率的整體提升有機地統一起來,把改善企業結構與優化産業結構有機地統一起來,把培育合格投資者與激活市場主體活力有機地統一起來,真正把錯位發展的差異化優勢轉化為融資服務的多樣化能力。

比如說,上交所的錯位發展,要增強與間接融資的融合性。在進一步增多融資總量基礎上,發揮持續優化改善我國整體融資結構的主導作用,加快提高并持續改變直接融資的占比。要在過程中優化融資主體并與國家産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做好與商業銀行等間接融資機構的全方位關聯,重點支援如傳統産業改造更新、新興基礎性産業、現代裝備制造産業、晶片研制産業、網際網路産業等企業的發展,使錯位發展的重心始終落在為國家主體經濟服務、促進産業行業結構調整優化的“靶心”上。又比如,深交所的錯位發展,要強化融資創新的針對性,強化融資安排的特色性,增強融資方式創新的多樣性,以企業成長性為基礎支撐,拓展融資對象的空間和來源,突破性支援産、學、研一體化企業的發展。再比如,北交所的錯位發展,要更多發揮新三闆精選層平移後的優勢,創造更多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機會、手段與方法,從制度保障上形成具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的融資新管道,使融資難融資貴的曆史性問題,通過制度保障得到根本性改善。

資本市場錯位發展越深入,證交所之間的深度合作必然性越大。這是因為,一方面 ,錯位發展的質效必然需要通過深度合作來鞏固甚至放大,深度合作可以拓展錯位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錯位發展中的不足,必然需要利用深度合作來緩釋甚至化解,深度合作能夠強化錯位發展的自我調整能力。是以,要主動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眼前與長遠、持續探索與主動突破的關系,重點做好“市場預期引導、資訊交流共享和合格投資者培育”的深度合作工作。

市場預期是影響甚至決定資本市場發展動力與力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引導市場預期的理性,既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内在要求,又是證交所必須履行的基本責任。是以,證交所之間要從戰略謀劃與管理手段的結合上,通過合作内容的“全面性”來展現深度合作。從戰略謀劃上講,要強化“發展目标、政策解讀、行業分析和風險控制原則”等方面的合作,通過不同證交所的差異化引導,向市場傳遞出有利于形成市場理性預期的積極與長期因素。從管理手段上講,要加強“基礎制度、重要手段、關鍵環節和監管規則”等内容的合作,注重前瞻性溝通,以市場運作的透明化、公正化,過程性影響甚至消除非理性波動的市場因素與行為。

在資訊交流共享的深度合作方面,證交所之間要通過資訊交流共享的系統性合作,形成市場監管的乘數效應。一是要加快資訊系統的互聯互通。在不影響錯位發展競争性原則前提下,對“運作規則、操作流程、管理手段”等資訊系統,應盡可能全部放開,對“客戶資料、調研報告、行業分析”等資訊系統,可選擇性放開,減少資訊交流共享的制度性成本。二是加大對重大、敏感和特定資訊的聯合開發。依據國家不同時期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實際,對影響資本市場主導力量、重要對象、風險狀态等内容資訊,以及容易被二級市場投資者忽視或因能力無法判斷分析的資訊,實行分專題、分重點的聯合采集與集中研判,并主動借用第三方市場力量,實行專屬資訊從被動性接受向主動性發現的轉變。三是建立突發性事件資訊的及時互報互通機制。

在合格投資者培育的深度合作方面,證交所之間要加大合格投資者特别是個人投資者培育的力度,并主要通過市場投資風險教育的方式來完成。證交所之間要形成投資者風險教育的強大合力和聲勢,做到既形式多樣又内容豐富,可以通過政策制度解讀與案例剖析相結合的方式,并采取形式多樣的投資工具普及性教育,教育和培育投資者使用和利用必要的投資工具,來選擇買賣的時機、對象和數量,從源頭培育理性的市場力量,以合格投資者的持續積累,形成具有梯度承受能力的不同投資者群體,動态消減市場中過度投機情緒與盲目冒險行為。

(杜靜系資深财經評論人、原銀監會“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起草專家之一; 杜磊系武漢金控集團資産管理部副部長)

來源:上海證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