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漁民很難捕捉到這種長得跟鹦鹉一樣絢麗,懂得團隊作戰的魚

鹦鹉魚又稱“鹦哥魚”,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因色彩豔麗、嘴形酷似鹦鹉而得名。每當漲潮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鹦鹉魚就會披着綠瑩瑩、黃燦燦的外衣,從珊瑚礁外的深水中遊到淺水礁坪和潟湖中。

漁民很難捕捉到這種長得跟鹦鹉一樣絢麗,懂得團隊作戰的魚

織“睡衣”

鹦鹉魚會織“睡衣”。它們織“睡衣”就像蠶吐絲做繭似的,從嘴裡吐出白色的絲,然後依靠腹鳍和尾鳍的幫助,經過一兩個小時織成囫囵的殼——這就是它們的“睡衣”。有時,“睡衣”織得太嚴實,它們早上睡醒後張不開嘴巴,便會憋死在裡面。鹦鹉魚織“睡衣”主要是為了遮擋自己的氣味,以防被海鳗捕食。

漁民很難捕捉到這種長得跟鹦鹉一樣絢麗,懂得團隊作戰的魚

特殊的消化系統

鹦鹉魚的上、下颌上生長着細密尖銳的小牙齒。這些小牙齒密密地排列,形成了許多邊緣銳利的闆。鹦鹉魚用闆齒狀将珊瑚蟲連同它們的骨骼一同啃下來,再用喉部的咽喉齒将其磨碎吞入腹中。有營養的物質被消化吸收,珊瑚的碎屑則被排出體外。

漁民很難捕捉到這種長得跟鹦鹉一樣絢麗,懂得團隊作戰的魚

團結互助

據研究發現,一旦鹦鹉魚不幸碰上釣鈎,它們的同伴很快就會趕來幫忙。如果鹦鹉魚被漁網圍住,同伴們就會用牙齒咬住其尾巴,拼命從縫隙中将其拉出來。因而,漁民一般很難抓獲鹦鹉魚。

漁民很難捕捉到這種長得跟鹦鹉一樣絢麗,懂得團隊作戰的魚

維護海洋生态的能手

鹦鹉魚喜歡和夥伴們在珊瑚礁區嬉戲玩耍,尋找珊瑚上的藻類作為食物。吃海藻時,鹦鹉魚會把死珊瑚枝一同咬碎吞下,并将珊瑚枝轉化為沙子排洩出去,制造出細細的珊瑚細沙,維護海洋生态環境。

習性  

鹦鹉魚栖息于熱帶海洋中,喜食珊瑚蟲。它們身體的顔色跟鹦鹉一樣絢麗,體色不一。同種鹦鹉魚雌雄差異很大,成魚和幼魚之間差别也很大。

繁殖  

鹦鹉魚在繁殖後代的時候,雄魚先撒下精子,然後雌魚在精子的中央播撒卵子。這種繁殖方式隻能使一部分卵受精,且隻有很少的一部分才能長大。

攻擊性 

鹦鹉魚具備攻擊性,喜歡追逐其他種類的魚類,饑餓的時候會吃小魚、小蝦。

漁民很難捕捉到這種長得跟鹦鹉一樣絢麗,懂得團隊作戰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