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癌症晚期,當收到類似病危通知書的報告時,一方面,曆經手術、放化療等痛苦繁瑣的過程,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心情自然會非常低落和難受。另一方面,作為子女,當然也不會放棄任何一絲治療的希望。

是拼死一搏,不管過程的痛苦,隻要看到有新療法就想盡一切辦法立即去嘗試;還是面對現實,想一想如何做到不留遺憾呢?

其實,如果設身處地換位思考,這并不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在盡可能延長生存期的同時,他們更加需要的是提高生存品質,減輕痛苦,能夠有尊嚴地生活。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那麼,如何實作這一要求呢?

世界衛生組織和癌症治療相關指南給出的答案是:姑息治療!

姑息治療

說到姑息治療,在很多人的觀念裡會認為這意味着“放棄治療”。事實上,并非如此!相反,姑息治療是一種積極的治療手段和理念。

這是一種對治愈性治療效果較差的患者提供主動的治療和護理,控制疼痛及有關症狀,并對心理、社會和精神問題予以重視。其目的是為患者和家屬赢得最好的生活品質。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衆所周知,随着癌症的進展,尤其是到了晚期,病人會出現諸多身體不适,如疼痛、便秘、腹瀉、失眠、厭食、消瘦乏力等症狀,這些症狀往往會給予病人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甚至會令人痛不欲生,産生自殺的念頭。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癌症患者入院時拟解決主要問題)

姑息治療的目的就在于解決這些問題,控制癌症所引起的各種症狀,減輕病人的痛苦。

此前一項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的研究就表明,對于晚期癌症病人早期給予姑息治療能夠提高晚期生存品質和滿意度。另有前瞻性研究對比了病人接受早期姑息治療和标準治療的差異,結果顯示,早期行姑息治療能夠控制病人的疼痛症狀,減輕痛苦,提高生存品質。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姑息治療的應用應遵循“三全原則”

“三全原則”是指全程、全人、全體的原則,即一切圍繞“人”這個核心進行,根據這一原則,中醫藥由于治病重視整體觀和“以人為本”,近年來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臨床研究也表明,在姑息治療中,以中醫藥扶正為主的治療有助于幫助患者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和骨髓造血功能,保護骨髓,促進機體恢複,改善病人所出現的各類症狀,減輕痛苦。

其中,中醫藥在癌症姑息治療中的作用可歸納為以下4點:

(1)配合姑息性手術及放、化療,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比如可以提高癌細胞對放射線和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增強放化療清除癌症細胞的能力,進而間接地提升癌症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則展現在改善放化療過程中出現的如骨髓抑制、惡心嘔吐、放射性皮炎、皮膚潰瘍、厭食等毒副反應,以保證病人的治療順利進行。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2)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狀,減輕痛苦,提高生存品質。

晚期癌症的患者,多數會出現如疼痛、虛弱、乏力、厭食、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出現不僅影響患者的生存期,更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品質,中醫藥的整體調理對于改善症狀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對于厭食或經放化療後食欲差的患者,可以通過如砂仁、陳皮、焦楂曲、炒谷(麥)芽等健脾消食開胃之品以提升食欲。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3)控制惡性良性腫瘤的生長及轉移,減少惡性良性腫瘤複發和進展。

樂啟生培本消癌療法治療包括2方面,一為通過整體調理脾胃和肝腎等髒腑功能,以培本,即增強人體的根本——“元氣”,以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二為消癌,通過改變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生存環境的基礎上實作抑制惡性良性腫瘤生長、治療的目的,聯合西醫治療手段,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臨床上,中醫藥治療貫穿于癌症患者整個治療過程,會根據病程的不同階段,調整培本與消癌藥物的比例。患者術後或化療後往往表現為氣血虧虛,治療時以培本為主,減少抗癌藥在方劑中的比例;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升高時則加大抗癌力度,控制惡性良性腫瘤轉移複發。

比如在一項共納入90例癌症晚期姑息治療的患者(腺癌以及鱗癌患者各30例,小細胞肺癌患者17例,鱗腺癌患者10例,其他患者3例)的臨床研究中,将其随機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正常西醫化療,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加用樂啟生培本消癌療法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後惡性良性腫瘤緩解效果,組間惡性良性腫瘤緩解率占比84.44%,遠比對照組的60%高。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姑息治療患者治療後組間惡性良性腫瘤緩解效果對比)

(4)通過中醫哲學思想和傳統文化精髓對患者及家屬施以精神關懷。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醫案分享

患者楊先生,75歲,慢性咳嗽10餘年,2007年因反複咯血前往當地醫院檢查,胸部CT提示:兩肺彌漫結節影,痰脫落細胞示非小細胞肺癌。

因無法手術,一般情況極差,也無法耐受放、化療,故而尋求中醫治療,于2007年11月初診,症見:面色晦黯,咳喘持續,喉中有痰,咯吐不利,痰色黃、質黏,偶有血絲,胸悶氣短,動則尤甚,胸痛隐隐,心慌乏力,大部分時間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納食欠佳,睡眠差,大小便量少,舌體幹瘦、質紫黯,苔黃膩。

考慮到患者病位在肺,涉及脾腎,且身體虛弱,予以培本消癌治療,以培本為主,方用南沙參、北沙參,太子參,黃芪,熟地黃,五味子,炙紫菀,款冬花,桑白皮,炒白術,茯苓,枸杞子,女貞子,山茱萸,代赭石(先煎),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金荞麥,魚腥草,川貝母粉(沖服),陳皮,桔梗,莪術,炮穿山甲(先煎),仙鶴草,蚤休,白花蛇舌草,石見穿。每日1劑。并予患者冬蟲夏草、蛤蚧、川貝母各等份研末裝膠囊吞服。

後期以上方為基礎方,随證加減治療,每次視患者體質選用3~4味抗癌藥。随訪5年,至2012年12月時該患者依然健在。

“讓我死吧,實在太痛苦了”癌症晚期真的隻能痛死?這樣治可應對

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出現遠處轉移擴散,如果一味地“殺癌”,隻顧局部而忽略整體,隻會加重病人的痛苦。實際上,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轉變治療理念,從追求完全治愈轉為“帶瘤生存”,通過中醫的整體調理減輕癌痛和其它症狀,以提高生活品質為主,畢竟,作為病人,此時唯一的心願或許就是過得有尊嚴一些,舒适一些。

如想了解更多中醫抗癌的朋友可點選我頭像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