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報道,困擾南太平洋島國新喀裡多尼亞多年的一項沉船打撈工程于近期完成。交通運輸部今天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此次執行此次打撈任務的是中國的打撈團隊,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在南太平洋海域的最大一項國際打撈工程。
據了解,此次打撈是“鹦鹉”号商船打撈工程。“鹦鹉”号是一艘馬耳他籍集裝箱船,最大載重2.1萬噸,可裝載2000多隻标準集裝箱。2017年7月在南太平洋新喀裡多尼亞附近的島礁區不幸觸礁擱淺。
由于沉船會釋放大量的鐵鏽,使得肉質藻類、藍綠藻墊、黑色的蘑菇珊瑚快速生長,進而搶占硬珊瑚的生态位,導緻健康的硬珊瑚面積減少。斷裂的難船對周邊海域的生态環境構成了巨大威脅。

圖檔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2018年,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被船東授權打撈該船,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在南太平洋海域的最大一項國際打撈工程。由于施工現場位于南太平洋腹地開闊海域礁盤之上,常年風大浪高,每年的打撈作業視窗期僅100多天,技術難度之大,危險系數之高,在世界打撈史上也實屬罕見。根據現場情況,上海打撈局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打撈方案。打撈過程中還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打撈局克服重重困難,以國際包機的方式實作了施勞工員換班,及時恢複打撈工程。
去年9月,經過現場項目組認真分析準備,作業船組圓滿完成首次殘骸抓撈作業測試。之後一年時間内,經過14個航次的不懈努力,共打撈商船殘骸一萬多噸。今年9月上旬,經最終環評掃測,新喀裡多尼亞政府确認“鹦鹉”号商船打撈圓滿完成。
在極端惡劣的海況和氣象條件下,上海打撈局“鹦鹉”号商船打撈工程團隊,以精湛的打撈技術圓滿完成了打撈任務,為有效清潔海洋環境、保護南太平洋海洋生态作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