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25萬左右買什麼電動車?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這個問題放在一年前,我隻會推薦Modle 3這一款車。但在今年,這個價位的選擇已經非常多了。小鵬P7、刀片電池的唐EV都是非常值得購買的車型,另外,還有大衆的ID.4、ID6。上個月,我試駕了上汽大衆的ID.6X,這款車把大衆這個全球汽車巨頭的功底展現地淋漓盡緻,操控、底盤、刹車、做工在當下的新能源市場都實屬上乘。

就在幾天前,我參加了大衆中國的科技營造社活動,又試駕了一汽-大衆的ID.4 CROZZ,這次試駕讓我對ID家族的喜愛又多了幾分。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科技感不夠 造型來湊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相比塊頭較大的ID.6,ID.4的造型要靈動很多。這種視覺效果首先是尺寸決定的,ID.4相比同級的探嶽車身更長、車高更低。加上MEB平台長軸距、短前後懸的特征,讓ID.4的姿态十分修長。

此外,ID.6作為一款6/7座SUV,主要面向家庭使用者,是以其細節設計也相對中庸。而ID.4的大燈要更加細長,保險杠也采用了簡約有力的造型,矯健的姿态,配合前衛的細節設計,讓ID.4更富有年輕運動的氣息。

來到車内,ID.4就和ID.6沒多少差別了。第一眼看上去,整個座艙的布局十分傳統,和大衆的燃油車沒有多少差別。自從上市以來,ID.4一直銷量平平,南北大衆加起來月銷量隻有1000多台輛。我個人認為,坐進車裡第一眼沒有蔚來、特斯拉的新鮮感和視覺沖擊力是最大的原因。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不過,這不代表ID.4就不夠好玩,它其實有很多有趣的設計。比如,方向盤的多功能按鍵、空調面闆、天窗控制都是觸摸式的,擋杆采用了旋鈕式的懷擋。中央通道是跳台式的雙層設計,上層是兩個杯架和幾個儲物格,下方的镂空區域還能放進一個手包。

在電動汽車與智能化強勢捆綁的當下,一塊智能大屏是必不可少的。ID.4中控台放置一塊12寸螢幕,這是大衆品牌目前尺寸最大的螢幕,大衆還為中國消費者獨家提供了高通骁龍820A處理器,海外版本的晶片、記憶體、存儲都要低一個檔次。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雖然ID.4的大屏硬體很頂,但内置MOS4.0系統卻不夠好用,操作邏輯複雜不說,界面設計幾乎照搬之前的MIB系統,進一步削弱了整個座艙的科技感。在智能功能方面,這套系統倒是非常全面,高德地圖、語音控制、線上音樂、智能家居等功能一應俱全,820A晶片也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操作響應和軟體打開速度。

相比大衆的燃油車,ID.4的智能化進步非常大。體驗過後,我也能深深地體會到大衆轉型的決心,但大衆應該更激進一些,或者說,本土化改造還不夠。在試駕當天,大衆中國的從業人員告訴我,在歐洲消費者眼裡,ID的座艙、車機都非常前衛,也是以獲得了可觀的銷量,但和中國市場的電動車相比,ID的優勢反而成了劣勢。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開起來很大衆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我這次試駕的ID.4是四驅版車型,前後橋分别搭載了一台80kW和150kW的驅動電機,系統總扭矩460Nm。對一台緊湊型SUV來說,這樣的動力給不了特斯拉一樣的狂暴的加速,但也有些過剩了。ID.4起步十分輕快,高速超車也如砍瓜切菜般輕松。不過,最讓我滿意的是操控和底盤,卓越的表現深深地展現出大衆汽車強大的造車功底。

首先,ID.4的操控非常精準,回報力度的增益也十分線性,幾乎沒有什麼電子感。同時,車頭的響應速度、車尾的跟随性都很快。

這樣的操控一方面是大衆豐富造車經驗的展現,同時也與MEB純電平台脫不開關系。據上汽大衆工程師介紹,由于電動車動力系統體積更小,前橋空間更加富裕。是以,大衆給ID.4設計了體積更大的轉向結構,轉向比也從大衆燃油車的15:1提高了16:1,這樣可以對沖掉長軸距帶來的轉彎半徑增大的問題,提高ID.4的操控性。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底盤方面,ID.4延續了大衆車型一慣的進階感,開起來很有大衆燃油車的味道。不僅大小振動過濾地十分幹淨,懸挂後段還有十足的韌性,無論車速多少,都讓人感覺四平八穩。

新能源車往往處理不好電機拖拽和機械制動的過渡,踏闆回報有明顯的階梯感,前半段偏軟,讓人拿捏不準刹車的力度。造車這種原因在于iBooter+ESP HEV組成的能量回收系統大大增加了刹車系統的标定難度。但難不代表做不好,ID.4的刹車踏闆回報就十分線性、清晰,做到了踩多少有多少。

不過,MEB平台采用後輪鼓刹一直備受消費者指責。事實上,ID.4的刹車距離控制非常好,38号測試的ID.4百公裡刹車距離36米,汽車之家測試的成績是35.7米,這在同級車型已經是上遊的水準。是以, “不看廣告、看療效”,我們大可不必糾結刹車的形式,好用就夠了。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另外,ID.4搭載了L2級駕駛輔助系統,支援全速自适應巡航、車道居中保持、盲區監測等功能。實際體驗下來,這套系統的加減速、轉向控制十分柔和,車道的識别對加塞的處理也比較靈敏,整體表現依然是同級領先的水準。

ID.4和ID.6一樣,也支援AR HUD,顯示内容加入了高德的地圖資訊,除了轉彎提醒,還會在即将轉彎時,用轉向箭頭進行提醒,而且會随着彎道的接近,箭頭會有逐漸增大的3D效果。同時,中控台還有LED燈帶以藍色流水燈的形式,進行增強提醒,兩項功能組合起來,不僅更加便利,也非常有未來感。

試駕ID.4 CROZZ:你越優秀,我越感到可惜

從ID.6,到ID.4,這兩台車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過硬的機械素質,同時,車内外钣金、塑膠件的拼接組裝工藝、内飾件的做工更是秒殺造車新勢力。是以,即便ID家族的産品在智能化、科技感方面不夠出色,但我依然推薦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