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想要獲得健康的體魄,運動是重要途徑之一,一座城市想要讓市民更加健康,推廣運動鍛煉自然勢在必行。
10月29日下午,上海市運動促進健康新聞釋出會在張江鎮社群市民健身中心舉行,《上海市運動促進健康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也在會上亮相。
在這份計劃中,囊括了推廣運動健身的多個方面,從場地建設到各類運動健康站點建設,從運動公益補貼到各種體育服務配送推廣,等等,進而引導市民“想健身、愛健身、會健身”,讓“天天運動,人人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

更多運動設施,更多健康服務
近年來,上海市民的運動健康條件和健康狀況正在持續提升。
據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彬介紹,2020年,上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45.7%,比2015年提高了4.9個百分點;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35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了0.59平方米;上海市民(成年人)的體質達标率為98.9%,保持全國領先水準。
在未來,上海在全民健身上的投入還将繼續,而提供更多更好的運動場館自然成為了重點之一。
《上海市運動促進健康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的發展目标為:到2023年,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左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46%左右,市民體質達标率穩居全國前列,市民人均期望壽命保持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領先水準。
而為了增加體育場地面積,也将采取多種措施,通過提總量、挖存量、擴增量來打造“處處可健身”的城市環境。據計劃,到2025年,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将達到2.6平方米左右,新增體育場地面積約600萬平方米,計劃建立和改建各類健身設施項目不少于8000個。
多種健身健康場所照顧不同人群
除了建設更多運動設施之外,上海還将打造更多的面向不同人群的健身健康場所。日前啟動的張江鎮社群市民健身中心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浦東新區首家“長者運動健康之家”。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負責人表示,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是上海在全國最早推出的面向老年人的社群多功能健身場所,依托适老化、智能化的器材和專業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體質測試、基礎健康檢測、科學健身指導、慢性病運動幹預、運動康複訓練、健康知識普及和休閑社交等“一站式”運動康養服務。
據悉,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建成長者運動健康之家不少于30家,在各區逐漸示範推廣,到2023年全市将建成不少于70家,2025年不少于100家。
而針對各類人群和各類需求,上海也打造了衆多不同場所,比如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219家智慧健康驿站,基本實作街鎮全覆寫;制定運動健康促進中心建立計劃,開展“體醫融合”研究與實踐;試點建設職工健身驿站,等等。
多管齊下,打造全民健身活力城市
縱覽《三年行動計劃》,其中圍繞發展目标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制定市民體育健身設施;制定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建設計劃;制定運動健康促進中心建立計劃;制定智慧健康驿站服務提升計劃;制定市民運動健身公益補貼計劃;制定全民健身電子地圖賦能計劃;制定社群體育服務配送全覆寫計劃;制定社群健康運動會推廣計劃;制定青少年課外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制定運動健康師試點培育計劃;制定社會體育指導員創優計劃;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發展指數評估計劃。
為了完成目标,也将有4項保障措施保駕護航:加強對運動促進健康工作的組織上司;增加相關經費投入;成立上海市運動促進健康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做好社會宣傳。
近年來,上海市體育局也正是通過同本市相關部門密切合作,加強“體醫養融合”協調關聯,進而推動了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融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市體育局一級巡視員趙光聖表示,未來市體育局将整合資源,引導市民“想健身、愛健身、會健身”,讓“天天運動,人人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進而加快建設與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和健康上海相适應的更高水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全民健身活力城市。
責任編輯:朱轶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