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莎貝拉實作了所有孩子的夢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取得成功,獲得快樂,并對自己真誠。她想要的是一個機會,而不是什麼救世主。
2.第二章
好學校和好老師有多重要
如果勞拉能換一所學校,或者換一個老師,她的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
3.第三章
何為一所好的學校
想讓孩子被好大學錄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培養他們的目标感,讓他們真正了解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的自己。
4.第二部分
如何為孩子步入成人世界做好準備
5.第四章 項目式學習:讓孩子學會做明智的選擇
為確定孩子們順利步入社會,我們必須培養他們的決策力——做明智的選擇,而這也是項目式學習的優勢之一。
6.第五章 自主學習:以精通、自主和目标為核心的學習機制
家長經常會犯的錯誤就是太投入和過多插手,甚至想要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我們應該信任孩子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
7.第六章 在反思中學習和成長
讓孩子認識自我,認清自己關注的是什麼,明确什麼樣的工作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
8.第七章 在中學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最有合作精神的人,同時也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與其互相傾軋,不如團結一緻。這樣才會令我們變得更強大。
9.第三部分 怎樣才算做好了準備。
良好的習慣、求知欲、通用的技能和對未來的規劃這四點,對于孩子們未來是否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且能被衡量的标準。它們是我們在GPS中設定的“目的地”。這也讓我們能夠判斷,孩子們是否為步入成年人的社會、大學畢業,并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做好了真正的準備。這就是我們要到達的目的地.
10.第八章 成功的習慣:十六個學習子產品
我們必須把培養孩子成功的習慣,和注重他們的學業成績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
11.第十章 什麼是對孩子最好的
對孩子最好的,就是明确告訴他們,想要順利長大成人,他們必須具備哪些通用技能;對孩子最好的,就是我們利用每一天、每一分鐘,去幫助他們培養這些技能。
12.最後,用書中引用的雅各布·裡斯的一段話作為結尾,與各位教育界同仁共勉:每當感到無助的時候,我會去看看石匠,他們揮舞着錘子第一百次敲擊面前的大石,卻沒有看到絲毫裂縫。但當他敲第一百零一下的時候,石塊轟然碎成了兩半。我很清楚,那并不僅僅是第一百零一下的功勞,更是前頭那一百下的辛苦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