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前奏」廣東冰雪運動初探,已有實力占據一席之地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蘇荇 楊楚滢

18歲的彭智銘在冰面上伴随着音樂翩翩起舞,流暢地跳躍、滑行,旋轉。據了解,這名廣東運動員三年前已經是國家花樣滑冰隊的運動員,而且是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從業餘俱樂部直升國家隊的個案。

廣東省冰雪運動協會副秘書長廖志娟告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包括彭智銘在内,目前有六名廣東運動員正在通過積分賽争奪北京冬奧會的花滑參賽入場券,廣東花滑如今已經能夠在中國花滑界占據一席之地,包括冰球、雪橇、雪車這些項目,國家隊同樣不乏廣東運動員的身影。

廣東雖然地處嶺南,但自從北京申冬奧成功,國家推行冰雪運動“北冰南展西擴東進”的發展戰略後,在推動冰雪運動發展上有規劃有行動,也有了一定的成果。10月27日在廣東(深圳)慶祝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暨全民冰雪季主題活動上,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多名業内人士,從他們的口中了解這幾年冰雪運動在廣東的發展。

「冬奧會前奏」廣東冰雪運動初探,已有實力占據一席之地

廣東花滑已能占據一席之地

廖志娟在省冰雪運動協會主要負責花滑項目,她如今還清楚地記得2018年協會剛建立幾個月的時候,自己帶着從考級賽中挖掘出來的花滑運動員莫同到哈爾濱參加比賽的場景。

“那會沒經費、沒服裝,也沒參加過比賽,零下二十四度的天氣把我倆凍得直哆嗦,找莫同也特别容易,别的隊都有省市發的統一服裝,就莫同穿着自己家帶來的花棉襖。但那會覺得能夠參賽,能夠給孩子一個展示的舞台,我們就已經很開心了。”

四年後,花滑運動在廣東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廖志娟告訴記者,最近一次廣東省花滑錦标賽,報名門檻是要有花滑考試的三級證書,盡管如此還是有兩百多名孩子報名參賽,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這項運動中。

“現在我們有一名國家隊運動員彭智銘和一名國家隊教練李東子,省隊隊員戴大衛、李芃銳、莫同、程佳盈、肖紫兮在廣東和北京訓練,都在積極備戰第十四屆冬運會。明年的省運會還增加了冰球和花樣滑冰的項目設定,花滑就有9枚金牌,雖然這還是一項小衆運動,但我們的水準和全國相比還是可以的,相信廣東選手在全國比賽會有越來越好的展示,不光為省争光,我覺得在不久的未來為國争光也是可以實作的。”廖志娟說。

彭智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名學了花滑八年頗有天分的選手,上個月剛在北京舉行的亞洲錦标賽上拿到男單第八名,16歲那年就在比賽中成功完成了阿克塞爾三周半跳,當年包括闫涵、金博洋等國家隊選手在内,隻有三人能夠相對穩定地掌握這個動作。

對于自己的未來,彭智銘也頗為自信,“目标就是參加冬奧會、參加世界各大賽,如果這一屆争取不到冬奧會名額,那就下一屆再來!”對跳躍動作特别着迷的他尤其喜歡看“跳躍厲害”的金博洋以及“步伐厲害”的闫涵比賽,至于和他們的差距,“越來越小了吧!”彭智銘臉上洋溢着年輕人的直率和自信。

「冬奧會前奏」廣東冰雪運動初探,已有實力占據一席之地

廣東人身體條件适合冰雪運動

其實不光花樣滑冰,其他冰雪項目這幾年在廣東發展速度也極快。比如冰球項目,據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二級巡視員韓星元介紹,深圳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便是廣東省體育局、深圳龍崗區以及社會力量一起共建的冰球俱樂部,一直為國家冰球隊備戰冬奧會做支撐,以俱樂部的形式鍛煉國家隊隊員,支援國家隊參加北美聯賽,同時通過辦俱樂部的形式促進冰球運動在深圳的開展以及冰雪運動在深圳的普及。

2020年,俱樂部隊在俄羅斯女子冰球聯賽中奪冠,為深圳、也會國家帶來榮譽。

在活動現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也看到很多家長帶着孩子到俱樂部練習冰球,雖然他們年紀大概在6歲到10歲左右,但大多已經有兩三年的球齡。

有趣的是,一名8歲的小女孩在冰面上快樂地展示着自己的球技,告訴記者自己的目标是将來參加冬奧會,參加國際冰聯的比賽。與此同時,她的媽媽正在隔壁的冰球裁判教育訓練班進行學習和考試。

廖志娟告訴記者,如今不少家長對冰雪這樣的小衆項目非常感興趣,因為其他運動項目競争太激烈,孩子拼盡全力也未必會脫穎而出,但像花滑這個項目,隻要在步伐或旋轉上拿到10級,就可以直接拿到運動員健将頭銜,這是其他運動項目必須拿到全國比賽前幾名才能獲得的殊榮。

另外,廣東孩子也非常适合玩冰雪項目,他們的靈敏度和協調性都很好。“我記得2018年我帶了6名孩子,分别是舉重、擊劍和跑步項目的運動員到西安參加中國雪橇隊的跨界跨項選拔,結果三名孩子被外教團隊選中,留在了國家集訓隊,而其他省帶了二三十名孩子隻選上一人,我們的超高中選率讓别的省市很羨慕,我們自己也很自豪,我們的孩子确實身體控制能力很強。現在這些孩子還留在國家隊,備戰這次的冬奧會,很期待這一屆冬奧會我們廣東運動員的表現。”廖志娟說。

「冬奧會前奏」廣東冰雪運動初探,已有實力占據一席之地

标準冰場數量還有欠缺

據韓星元透露,深圳目前有11塊冰場,也一直在嘗試引進國際冰球賽事,同時建設青少梯隊,在青少年冰球和花滑隊方面都有相關部署,冰雪進校園也是其中一個發展方向。

廣東省體育局局長王禹平則透露,廣東目前有将近二十家冰場和雪場,參加滑雪的群衆越來越多,是非常好的現象,目前廣東舉辦的南方冰球賽就有三十多支隊伍參加,冰雪運動在南方的室内開展還是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

據廖志娟介紹,深圳的冰場和師資條件甚至在疫情前吸引了很多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孩子周末過來學冰球和花滑。

“深圳這邊有很多退役的國家隊隊員在做教練,我們出去比賽,很多裁判都會說‘我們好的教練都往你們那邊跑了!’不過省隊這邊現在随着李東子教練上國家隊後,高水準教練還是出現了緊缺,現在省隊的運動員上冰都得帶着耳麥,和北京連線進行‘雲教學’,現在很多優秀的教練員也更願意留在俱樂部執教,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給與好的政策,從外省再調一些優秀的教練員到省隊來。”

雖然與幾年前比,廣東的冰雪設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和冰雪傳統強省相比訓練條件還是存在不足。比如廣州目前還缺少一塊标準的冰場,省隊隊員得到深圳這邊俱樂部的支援,可以借助他們的場館進行訓練,但為了不影響俱樂部的黃金營業時間,隻能“插縫”訓練,比如中午的12點到2點以及晚上的9點到11點的時間段進行訓練。

廖志娟很希望能夠籍着下一屆全運會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的契機,在廣州湧現一個标準的冰場。另外,若能引進更多好的冰雪賽事,對這個項目在廣東的推進更是有好處,“比如廣州體育館就承接過冰上表演賽,那裡可以澆冰,觀衆可以以平視的視角近距離看到花滑動作,是一個很好的場地。現場看比賽和電視上看感覺完全不一樣,如果賽事多了,相信會吸引更多人參加到冰雪項目中來。”(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檔 | 主辦方提供

責編 | 劉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