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驽馬 崔貫利
小明語錄:
其實寫書和做音樂都是很幸福的事情,隻是這些年太忙放下了,我有很多未來的夢想,其中兩個是寫科幻小說和當導演,現實源于一場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如何解決過往的傷害對性格的影響?</h1>
心理學一般認為,傷害大概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7歲或13歲之前人格形成關鍵時期的傷害,我們把它看成早年的創傷。
第二種是成年之後的重大傷害。這種傷害有時是意外事故、地震等極度危險的情況。甚至會給人帶來心理疾病,我們把它叫做創傷後應激障礙。
我們心理學講的人格,往往指一個人在七歲之前産生的重大創傷,這對他人格是有影響的。
如果成年之後,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或者重大傷害的時候,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會影響他的性格,而是使得他心理上會有一種創傷。
我們用心理學分析問題時,需要先分辨所說的過往傷害是哪一種。
一般來說,如果這種傷害不是在7歲之前,也達不到成年之後的重大影響,隻是生活中跟某些人曾經發生過某些事情,給你留下陰影。
那麼這種過往的傷害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得到釋懷。
但如果你覺得這種傷害對你影響很嚴重,有的時候一件本不太大的事情,如果對當事人影響很大,多數情況下, 這個事情其實隻是個誘因。
因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早年的性格形成的過程中有些缺陷,是以你才會被後來的一些不太大的傷害影響至今。
每一種理論都試圖解釋上帝的旨意,但組成世界的規律,身在其中的我們并不能看透,是以永不要用任何單一理論去解釋生活,我們未來的變化常常超出我們現在的想象。
原創公衆号:心夥伴(ID:xhb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