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确指出,舉全省之力支援太原打造創新高地、産業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建設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帶動山西中部其他四市協同發展,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這為萬柏林指明了新的發展定位和前進方向。
作為太原市面積最大、人口衆多的核心城區,萬柏林堅持以“五大行動”為統領,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繼續走在前列,努力當好全省、全市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排頭兵。
在黨建引領上走在前列。高品質黨建引領保障高品質發展。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紀委監委監督責任貫通落實,全面建設清廉萬柏林;堅持“三不”一體推進方針方略,健全糾“四風”、樹新風并舉的長效機制,讓黨内政治生态更加清明;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與限制并重,打造過硬幹部隊伍;深化省校合作,推進“12大基地”建設,大力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推動各類資源下沉,為基層放權賦能,加強黨建引領網格管理,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抓實村(社群)“兩委”換屆工作,着力築牢高品質發展的根本保證。
在創新轉型上走在前列。高品質發展首要是經濟高品質發展,重中之重是産業轉型,即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更新,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圍繞依托中車軌道交通産業、哈工大機器人華北總部基地、俄直卡莫夫直升機産業園等戰略新興産業項目,做大做強新能源、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資訊技術四個産業叢集和産業鍊;發揮中海國際中心、華潤萬象城等高端樓宇和城市綜合體項目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科技服務、康養醫養、樓宇經濟等現代服務業,提升長風商務區、下元、漪汾街三大成熟商圈品質,培育興華街、西山等精品商圈;立足西山生态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深度融合鄉村振興、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城市建設、基層社會治理,培塑“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圍繞“六新”領域,發揮省級“雙創”示範基地作用,引進一批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鼓勵支援中車、太原理工大學、中電二所等駐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體和重點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大力培育創新主體;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努力在城鄉融合、國資國企、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改革上大膽創新,切實加快一二三産融合,讓轉型态勢更加強勁。
在改造提升上走在前列。做好經濟工作,必須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就是用好先行先試這個制勝法寶。緊抓全省“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戰略機遇,以開展市縣轉型綜改牽引性內建改革試點為契機,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在全面推動“四個改造、一個治理”基礎上,按照“三大片區五大區域”組團式發展、片區綜合開發模式,以井峪新城、太重、大衆等三個重點片區為主戰場,以王化、東社、西銘、白家莊杜兒坪、神堂溝等五個重點區域為主陣地,加快推進井峪生态宜居新城、太重集團退城入園、東社新型城鎮化、萬科西銘文旅小鎮等項目建設,高品質推進深度城市化,加快形成“山、水、林、人、城、産”和諧共融的新型城市社群,着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
在文明建立上走在前列。文明之力繪就高品質發展溫暖底色。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推進全域治山、系統治水、強力治氣,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定全區環境空氣品質在全市保持領先地位,使生态底色更加靓麗;堅持系統觀念,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着力改善城市硬體軟體,加快建設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打造數字治城樣闆,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準,讓城市管理更具包容性、更具柔性、更有溫度;深化鞏固文明建立工作成果,持續推動文明建立向更高層次、更高水準邁進,着力打造美麗宜居新家園。
在服務群衆上走在前列。高品質發展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大力提高人民對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等更多公共服務的實際享有水準。建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入推進本質安全建設,推行“全科網格”,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萬柏林;全力驅動教育強區建設,紮實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大力建構“十五分鐘生活圈”,優質學校、醫院、養老服務中心等一應俱全,讓萬柏林人民群衆就近享受品質生活,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下一步,萬柏林區将錨定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目标,發揮萬柏林的獨特優勢,以忠誠幹淨擔當的實際行動,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區,在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萬柏林篇章中奮勇争先、建功立業,以實實在在工作成效為山西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