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穎,别哭了,嫁人本來是高興的事情,掉幾滴眼淚象征一下就行呗!”路上司機老郝看毛曉穎還在不住掉哭泣,忍不住勸了幾句。老郝和毛曉穎都是一個機關的,互相之間很熟悉。
“對啊,嫂子,等一下就到我家了,我哥還有好多其它人都等你到家呢?難道是你不願意到我家嘛?”劉傑琏瞪着一雙大眼睛,傻傻地問嫂子。
“不是,我是高興!”看到小叔子和老郝都在說自己,毛曉穎勉強止住淚水。
楊桂枝聽小叔子又在說傻話,内心裡不住地想笑,隻不過,由于車輛颠簸,暈車的滋味又上來了,隻好強忍住了。
“小朋友我給你說一個對聯的故事吧,看你是否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也是跟今天的一件東西有關。上聯是‘有面子,沒面子’,下聯是‘沒面子,有面子’!”司機老郝見多識廣,為了調節氣氛,不斷地主動找話。
“有面子、沒面子;沒面子、有面子!呵呵,有意思,我搞不懂,嫂子你們懂嘛?”劉傑琏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對聯,一下子就糊塗了,内心裡不住地想:既然有面子,怎麼就沒面子了呢?既然沒面子,怎麼就有面子了呢?
楊桂枝和新娘毛曉穎也是互相看了一下,笑了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不知道!”
“呵呵,還是我來說吧,其實這裡邊有個故事,跟我們這次拉的東西有關,這下你猜是什麼東西吧?”老郝故意賣了一個關子。
“也沒有什麼東西啊,今天主要是接嫂子,我看看,喔,我知道了,是跟煤有關系吧?”看司機師父考自己,劉傑琏左看看、右看看,左想想、右想想,估計是跟上午拉的煤有關系,不然也沒有别的東西了。
聽到劉傑琏說到煤,毛曉穎馬上說:“我知道了!”
“唉,對了,這對聯就是說買煤的故事。你看,現在這個煤礦賣煤也靠關系,如果你有‘面子’,有人情呢,那麼賣給你的煤就是塊煤,沒有‘煤面子’,如果你沒有面子、沒有人情呢,那麼賣給你的肯定就是那些‘煤面子’了,呵呵,事故人情,颠倒過來完全不一樣。”
“哈哈,真有趣!”聽到這裡,劉傑琏如果不是在車上就跳了起來。
這時,楊桂枝和毛曉穎也笑了起來,因為他們比劉傑琏更有生活經驗,碰到的類似事情一點也不少。
氣氛重歸歡樂,時間也過得飛快,汽車不知不覺已經行駛到三省村劉忠心家門口,車還沒有停穩,鞭炮已經震天地響了起來,劉傑琏在車上一看,好家夥,院門上兩邊已經貼上大紅的喜字,爸爸、媽媽;二大爺劉忠江、二娘、大爺劉忠河、新郎官劉傑源兄妹四人、劉忠河的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劉傑仁、劉傑智、劉傑禮、劉傑信、劉傑憶,還有蘇曉芸及衆多下一輩的一幹人等等都彙集在門口,全是迎接喜車到來的人,大家同樣歡樂的臉,歡笑的臉。
車終于停穩了,劉傑雲馬上将早準備好的凳子搬來放在車門口,讓毛曉穎踩着下車,然後楊桂枝、劉傑琏也接着下來了。
“大哥,我将嫂子給你接回來了!”看見大哥劉傑源在人群的前頭,劉傑琏下車就跑到大哥跟前邀功。
“小子,還不錯,沒有将你嫂子領錯路,你這牽哨子的水準還可以!”看到劉傑琏這個樣子,蘇曉芸就想逗一下這個小叔子。
“那怎麼會?四嫂你結婚的時候我也給你牽哨子,喔,不對,四嫂你已經結婚了!”劉傑琏知道自己說錯了,伸了一下舌頭,做了一個鬼臉。
“呵呵,你還沒有牽夠啊,等你自己結婚的時候你自己去牽吧!”蘇曉芸倒是被劉傑琏先逗笑了。
劉傑琏也意識到四嫂在逗自己,扭頭上屋裡去了。大家在劉傑琏和蘇曉芸的談話時,一起動手,已經将車上的嫁妝全部卸下搬到屋子裡,準備晚飯。
經過一個晚上的熱鬧和忙碌,到晚上十一點了,劉傑琏被李玉秀領到新房,讓他睡在新房的炕頭,“你給你哥和嫂子壓炕頭(1)吧!”。劉傑琏實在困了,也不知道壓炕頭是怎麼回事,倒頭便睡。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睡得迷迷糊糊地被媽媽推醒了“媽媽,你們不是交給我的任務就是在大哥和嫂子的新房炕上壓炕頭嘛,怎麼把我給叫起來?”
“現在都早上4點了,該吃餃子了,你也趕快趁熱吃兩個!”李玉秀端着碗等着孩子起來。
“媽,怎麼這餃子這麼小啊?”劉傑琏聽媽媽一說,趕緊爬起來,擡頭一看,媽媽碗裡的兩個餃子也就是兩粒大花生米大。
“這是子孫餃子(2),吃了多子多福!等一下你哥、你嫂子就拜堂了,别睡了!”李玉秀将餃子喂在孩子嘴裡,給孩子穿上衣服。
“拜堂?太好了!”劉傑琏順從地穿上衣服下了炕,向外屋一看哥哥嫂子都穿戴整齊,嫂子紅色的裙子特别耀眼,大哥一身中山裝也格外精神。
劉傑琏這時經過一個晚上,肚子的尿水已經憋得滿滿的,穿過人群,趕緊向家裡房後的廁所跑,把尿撒完之後,感覺爽快多了,被外邊的小風一吹,也精神了許多,在外邊的井邊搞點水擦下臉,然後重新進屋看拜堂。
此時除新房外,外邊的兩個屋全是人,大家都掂着腳看,拜堂已經開始了!
劉傑琏個子矮,順人縫擠進去,看見大哥、嫂子正在向爸爸、媽媽行禮,行完禮之後,爸爸和媽媽每人遞給嫂子一個用紅紙包着的東西。大姐劉傑雲端來自己剛剛吃過的那種餃子,大哥和嫂子分别吃了一個,然後兩人相向行禮。
劉傑琏看不明白,不過覺得特别有意思,不一會大哥、嫂子都上炕了,互相并排坐着,那個位置正好是自己壓炕頭的地方,然後二姐、大姐不斷的向大哥、嫂子頭上撒着五顔六色的花朵,楊桂枝三嫂還端來一盤大棗,剝開一個讓大哥和嫂子各吃一個,好像嘴裡還在不斷的說着“吃棗,吃棗,早得兒子”,很奇怪的是平時不愛一起出現的四嫂蘇曉芸也端着一盤花生進來,也是各剝了一個給大哥和嫂子吃,嘴中說的成了“花生,花生,男孩女孩樣樣都生!”
看着大哥、嫂子吃完了棗子和花生,屋裡所有的人都笑了,劉傑琏也笑了,覺得挺有意思,他不知道,下面還會有些什麼更有意思的節目呢?他原來聽媽媽說晚上還要“教酒”(3),難道喝酒還要别人教嘛?
<h1 class="pgc-h-arrow-right">注釋:</h1>
(1)壓炕頭:當地結婚的一個習俗,由少年兒童先在新房的炕頭睡第一個晚上。
(2)子孫餃子:當地結婚的一個習俗,女兒出嫁時,娘家包的陪送餃子,個數為新婚夫婦的年齡之和。
(3)敬酒:當地結婚的一個習俗,下文有較長的描述。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八千裡路雲和月》的更多章節……
本文曾以筆名璞瑜瑾發表若幹節,此次為重新修訂版。
(圖檔來自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