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盈瑩的成長路程,天賦+勤奮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

李盈瑩是近幾年國内排壇冉冉升起的一顆耀眼的新星,也是東京奧運會中國女排新人中僅存的碩果。經過幾年來在國家隊的曆練,通過國際大賽的鍛煉。如今的李盈瑩已經成為國内排壇最全面的女排隊員,也是繼朱婷後中國女排再次收獲的世界級主攻。近期,在央視媒體采訪中,也已經把李盈瑩定位成即将組建的國家隊的核心隊員。在近期李盈瑩接受采訪時,袒露出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盈瑩的成長路程,天賦+勤奮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

年少離家隻身一人到天津,經受了同齡孩子沒有經受過的痛苦。當年九歲時為了心中的排球夢想,隻身一人由齊齊哈爾來到天津訓練。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親人的陪伴,每天經受大運動量訓練。那時候我幾乎要崩潰了,要放棄了。每天訓練回到宿舍都會哭,給媽媽打電話也會哭,晚上睡不着覺也會哭。李盈瑩說:“我那時候的哭,不是躲在宿舍默默的哭。那時候哭幾乎就是嗷嗷叫,尤其是晚上哭,炒的隊友都無法睡覺”。最後在主教練陳友泉,和領隊張靜初的耐心開導下,慢慢的習慣了那樣的生活。隊内的大姐姐們也特别照顧我,慢慢的也把球隊當成了自己的家。

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盈瑩的成長路程,天賦+勤奮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

李盈瑩從來都不承認自己是排球天才。李盈瑩在談到已經被業内人士稱其為排球天才時表示:“大家可能隻是看到我在場上的表現,可能還不知道我付出的那些辛苦”。“我不是天才,但是還是有一點兒天賦吧。我也是非常珍惜到天津女排這個集體訓練的機會,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可”。是以,在訓練場上李盈瑩是訓練最刻苦的隊員。一份付出才會有一份收獲,李盈瑩的成功離不開刻苦的訓練。

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盈瑩的成長路程,天賦+勤奮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

由接應成功轉型為主攻。因為李盈瑩是左手進攻隊員,在開始進行專業訓練時練的是接應,畢竟打接應對于左手隊員更有先天優勢吧。剛剛進入天津女排青年隊時,由于隊中缺少主攻隊員,陳友泉指導就把李盈瑩轉型為主攻。這一個改變也徹底改變了李盈瑩的人生,假設當初不改成主攻,或許中國早就出現了一個暴力型接應。好在李盈瑩的适應能力強,短短兩年時間,李盈瑩就成功轉型為強力主攻。

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盈瑩的成長路程,天賦+勤奮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

責任和擔當。在2017-2018賽季排超聯賽上,球隊把李盈瑩定為主力主攻,同時球隊圍繞着李盈瑩制定了一套技戰術。首先,要求李盈瑩不承擔接一傳任務,專注于進攻;球隊所有隊員主要是起到保障作用,保證李盈瑩的進攻。李盈瑩在談到球隊這樣安排時表示:“雖然我當時是球隊的主力隊員,也是球隊的主要得分手。對于承擔責任,我可以盡自己所能去努力。但是對于擔當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隊中有那麼多的大姐姐了,讓我擔當确實想都沒想”。但是随着聯賽的程序,李盈瑩突然對于擔當有了更深的了解。擔當就是要做好自己,要承擔起球隊的得分重任。

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盈瑩的成長路程,天賦+勤奮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

比賽時專注打球,從來都沒有關注一場比賽得多少分。在2017-2018賽季排超聯賽主場迎戰之前保持全勝的,擁有世界第一主攻金軟景的上海隊。雙方打滿了五局比賽,最終天津隊以3:2戰勝上海隊,也打破了上海隊的不敗金身。這場比賽李盈瑩發揮的非常出色,不僅助力球隊戰勝強大的上海隊,也憑借45分的得分創造了中國女排聯賽新紀錄。李盈瑩在回憶那場比賽時說:“那場比賽打的确實艱苦,當時我們客場輸過上海隊。但是我們在家鄉球迷的助威聲中,完全到了忘我的程度。就是一個信念,一定要頂住,一定要拿下這場比賽。”;“比賽後有人告訴我,這場比賽我拿了45分,打破了國内比賽單場最高得分記錄。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也能拿這麼多分嗎”?李盈瑩在這個賽季排超聯賽上,30場比賽一共拿到了804分。平均每場比賽都拿到一局以上的得分,确實是太強大了。

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盈瑩的成長路程,天賦+勤奮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

世上本沒有天才。隻有具備天賦過人的人,再通過後天的努力,獲得成就差別于常人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