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李輝
在上月初回落到“15元尋常價”的豬肉,現在變得更便宜了。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今年4月的全國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1.4%;同時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集貿市場監測資料顯示,5月份,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每公斤36.09元,已連續15周回落。
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探訪武漢各級生鮮市場和生産養殖鍊條了解到,目前全國的生豬産能充足,出欄價持續向下,終端供應量持續增大,市民距離“豬肉自由”更近了。
豬肉價格已連續十五周下降
5月19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漢口黃孝河路的一家菜市場,生鮮區裡的豬肉檔位前不時有市民選購,生意看上去很不錯。

“豬肉是越來越便宜了,排骨都隻要20元左右一斤。”買了一長條五花肉的丁女士告訴記者,家人喜歡吃粉蒸肉,最近已經買過幾次五花肉,幾乎每隔幾天買一次,都能感覺肉價在變便宜:“4月清明節前買最好的五花肉還是28元一斤,後來變成25元、22元。”丁女士說,五一長假時買五花肉已經不到20元一斤,現在則降到了十六七元左右一斤。
在這家市場裡,五花肉13.8元一斤、後腿肉14.8元一斤,五花肉16.8元一斤,最貴的梅子肉也隻要18元一斤。幾位攤主稱,現在豬肉基本上每周都會降一點價,每斤十三四元是近三年多來最便宜的價。
在漢口後湖大道的一家農貿市場裡,極目新聞記者同時走訪了三家豬肉商鋪,其中五花肉按品質從每斤14元到18元不等,後腿肉每斤最低可以12元買到,而排骨則從22元到25元一斤不等,如果晚上買肉還可以每斤再便宜1到2元。
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集貿市場監測資料顯示,5月以來,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是每斤18.05元,已連續十五周回落,同比下降29.3%,比1月時的最高價便宜了18.13元,比去年最高價低了23.55元。
生豬出欄價降到盈虧平衡點
豬肉價格連續下降的趨勢,源自于上遊生豬出欄量增加帶來的市場供應充足,消費者的選擇變多。極目新聞了解到,目前全國多地的生豬出欄價已跌破每斤10元的水準線,幾乎已經降到了盈虧平衡線上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資料顯示,截至5月17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外來良種瘦肉豬)的出欄價為9.41元/斤,相比16日下降0.04元,也同樣繼續保持向下趨勢。
“今年的降價趨勢很明顯,就是因為放到市場上的豬越來越多。”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上黃陂一家規模豬場的養殖戶餘師傅時,他剛剛從自家的仔豬養殖場裡出來:“現在這個價錢不意外,豬周期的觸底效應還在持續,價錢估計剛剛降到盈虧平衡線。”
餘師傅介紹,從春節後到五一長假之前,養殖戶一直在将能出欄的生豬都放進市場,全國的豬肉供應都非常充足:“以前豬肉貴,消費者可以選其他的肉品代替,現在豬肉便宜了,反而吃的人沒那麼多了。”
極目新聞記者從多位養殖戶處調查了解到,按照去年至今的養殖條件,生豬的綜合養殖成本價在每斤10元上下,4月時的出欄價還可以賣到11元左右,而現在已經降到10元上下的盈虧平衡線。
持續擴大産能推進精深加工
生豬出欄價和豬肉零售價的持續回落,與國内生豬産能不斷擴大、行業精深加工水準不斷提升息息相關。
2021年4月,湖北省出台《關于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作為湖北省重點扶持的十大全産業鍊之一的生豬産業,将從種豬、飼料、屠宰和精深加工等環節,提升湖北生豬産業發展。
這是在過去三年“豬周期”結束後,湖北省将從全産業鍊推進行業高品質發展的新的積極信号。
有統計顯示,在市民日常消費的肉制食品中,豬肉産品占比達到60%以上。這樣巨大的市場需求,必須通過擴大生豬産能與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才能滿足。
對于加速打造生豬全産業鍊的方式,畜牧專家易俊東認為,應該在六個方面發力。包括推動生豬産業屠宰企業的整合、推動豬肉産品的精深加工、大力開發地方的生豬品種、壯大龍頭企業的實力、打造豬肉的知名品牌、出台全産業鍊的扶持政策。
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黃國雄介紹,按照計劃,到2025年,我省生豬出欄将穩定在4200萬頭,種、飼、養、加、運、銷全産業鍊綜合産值超3000億元,其中,加工産值1000億元左右,生豬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35%左右,推動生豬産業從飼養為主向飼養、加工、貿易協調發展轉變,從産業鍊條低端向中高端發展轉變。
夏天消費淡季或享“豬肉自由”
極目新聞記者查閱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0月至11月時,生豬出欄價還保持在每斤20元上下的高位,今年元旦以後跌至每斤18元,如今不到五個月就跌破了10元大關,這也意味着半年時間價格跌了五成。
“豬周期的結束是以肉價觸底為标志,現在誰都不知道多少錢才是底。”養殖戶餘師傅說,很多從業者在将存欄生豬集中銷售以後,開始有計劃地慢慢補充仔豬,邊養邊觀察市場發展情況。
在生豬價格“跌跌不休”的态勢下,市場觀察人士認為,端午節的消費檔期過後,市民可能會在未來的一整個夏季都可享受“豬肉自由”。
該人士介紹,生豬出欄價的降價效應需要一定時間來傳導至消費終端,這就意味着現在以每斤10元以下出欄生豬的豬肉,需要經過一整個鍊條的處理和流轉,才會在大衆零售市場以“降價姿态”出現。
同時,按照規律,天氣炎熱的夏季是豬肉消費的淡季,而且在端午節小長假過後,直至9、10月的中秋節、國慶節,中間兩個多月都沒有節假日的消費刺激,各級學校也将陸續放假,在市場供應充足,需求量卻在減小、價格持續走低的形勢下,市民未來數月内都可以吃到更便宜的豬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