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于桂桂)10月29日,“網友倒賣盒馬熟成牛排引食安争議”話題登上微網誌熱搜。盒馬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幹式熟成牛排是稀有的西餐食材,是以得到消費者的關注,盒馬門店内開設牛排代加工是為了給顧客帶來更好的體驗,不建議消費者私下倒賣,也提示消費者在正規管道購買商品,避免出現食安問題。
10月26日,有網友發文稱,自己利用盒馬店裡的幹式熟成機器進行免費牛排加工,然後将牛排轉賣淨賺兩千多,并稱自己“薅了盒馬的羊毛”。據新京報記者了解,盒馬在合肥首店設定了免費幹式熟成牛排代加工服務,這項服務目前未在全國上線。盒馬鮮生合肥總經理彭海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設定免費幹式熟成牛排代加工服務的初衷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好、更有差異化的商品和服務,但是不鼓勵消費者私下倒賣,也希望消費者在正規管道購買商品,避免食品衛生安全風險。
據了解,幹式熟成牛排是非常小衆的西餐食材,因其産能有限、價格昂貴,市面上一直比較少見。不過近期,幹式熟成牛排頻繁走進大衆視線。2021年9月24日,山姆在上海開設首家旗艦店時以幹式熟成牛排作為該店的特色商品之一,随後盒馬在門店開設免費幹式熟成牛排代加工服務。
業内分析人士認為,盒馬的免費幹式熟成牛排代加工服務,其目的仍然是為了凸顯自身商品及服務的差異化,這也是目前整個零售市場都在發力的方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零售市場的競争也會向着商品、服務、體驗的差異化發展。随着山姆、家樂福會員店數量的增加,中高端商超消費市場的競争逐漸激烈,從消費者倒賣牛排的行為來看,目前中高端消費領域的産品和服務仍處于不飽和狀态。
新京報記者 于桂桂
編輯 王琳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