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作者:正能量走自己的路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艾青

我的家鄉在湖南省鳳凰縣吉信鎮,這裡沒有繁華的街道,沒有城市的喧鬧,但它卻是一個山青水秀,風景優美的地方。

吉信鎮古稱得勝營,地處鳳凰縣的東北部,距鳳凰縣城21.5公裡,是一個苗族、漢族、土家族、回族聚集的地方。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古色古香的三潭書院坐落在得勝營境内,是湖南省現成的四大書院之一。據說是清末吳自發用無人領受的撫恤金所建的,因在萬溶江的楊柳潭、羅布潭、漆樹潭的山丘上而題目為三潭書院。

三潭書院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建造精美。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吉信兒女,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肖紀美先生就是從這裡啟蒙。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小時候,印象中的吉信是非常模糊。父母每次去趕場,都沒帶上我,因為那時從村莊到鎮上沒通車路,要走一個半小時的山路,父母去趕場都要背着沉甸甸小背簍的農産品走着山路,根本顧不上一個小小的我。

随着我年齡的漸漸增長,才對吉信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讀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每次放學回家我都要換上短褲,提着提桶,和小夥伴到田裡撿田螺,然後把它們儲存起來。等到吉信趕場的時候,我們都會背着沉甸甸的小背簍田螺,走着彎彎曲曲的山路,到吉信去賣。換來的錢去米豆腐店,吃一碗吉信原汁原味的米豆腐。

吉信的米豆腐非常香,拌着辣椒、醬油、醋、香油等原料,吃起來口感滑嫩,那時候的我就想着,等以後我長大,掙到錢了,我要飽飽的吃幾碗吉信的米豆腐。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吉信是農曆初五和初十趕場,五天一集。每逢趕場,街上擺滿各種各樣的攤子,從服裝百貨,苗服銀飾,再到雞鴨肉禽,琳琅滿目。

而居住在四周的居民也早早地起來,背着裝滿農産品的小背簍到鎮上去賣,掙來的錢,到街上吃一碗香噴噴的牛肉粉,再買回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其樂融融地回家。

鎮上還是個相親的場所,居住在附近的阿哥阿妹到鎮上遊玩,阿哥碰到中意的阿妹,會主動跑到阿妹的面前,和阿妹搭讪,或是請阿妹吃一碗醇香的牛肉粉,或是請阿妹看一場浪漫的電影。這樣,阿哥阿妹一回生,二回熟,慢慢的,他們便牽手成功。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沿街就有一排排粉店,店上的牛肉粉遠近聞名。香噴噴的牛肉,柔然、多汁的粉條,醇香的湯水,讓你吃了回味無窮。吉信的料糖也遠近出名,做料糖是一門傳統工藝,我叔叔家的鄰居就是專門做料糖,每次去叔叔家做客,看到那家人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和白糖混合在一起,淨鍋上火,加油燒至沸騰,飄出淡淡的香味。我們家特别喜歡吃料糖,每次去吉信趕場,我媽媽都要買一大袋的料糖。

家鄉山,家鄉水,家鄉情

街上背靠着一條江——萬溶江,萬溶江發源于禾庫鎮,流經吉信、三拱橋、乾州、最後彙入吉首峒河。小河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可以見到小魚,小蝦,螃蟹在河裡遊來遊去。小河流水潺潺,給這個甯靜的小鎮增添幾份喧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