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尋覓覓秦皇寺——成都6号地鐵線的故事

秦皇寺站,從D2出口出,為嘉州路,沿着它前行300米,右轉進入廈門路西段,再沿着廈門路西段往西走。

人煙稀少。路邊有幾種停車場,估計可能是附近建築工地上技術人員的車,或者是某個廠裡員工的車。

公路的左側是中國五冶。百度上說,該公司始建于1948年10月,世界500強上市企業——中國中冶的子公司,是集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及裝備制造、房地産開發、資源開發、項目投資為一體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公司。

右邊是建築圍擋,文檔上刷着“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智語。

走到十字路口,右轉,沿益州大道南二段往北,就能走到秦皇寺西街了。

目前的秦皇寺西街屬于天府新區正興街道秦皇寺社群。街道很小很窄,并不喧鬧,但幹淨。這幹淨勁兒,就有點天府新區的味道了。街道盡頭有一條城邊溝,溝岸上的芙蓉花開得花團錦簇,紅白相間,這是我今年看到開得最豔麗的芙蓉花。

秦皇寺在成都得名已久。

在四川,目前已知的最早記載秦皇寺的地圖是清乾隆年間宮廷畫家董邦達彩繪的《仁壽縣圖》,其上清楚地注明“秦皇寺壹百陸拾裡華陽縣界”,這說明在清乾隆時天府新區所在地曆史上就已有“秦皇寺”這個地名。

通常情況,秦始皇廟、祠,或因秦始皇陵所在而修建,或因秦始皇巡遊所過後世為了紀念而修建。天府新區的這個秦皇寺,與這幾個條件完全不搭邊,那麼,為什麼會有“秦皇寺”的存在呢?

雙流當地文史專家澤枋認為,秦皇寺就是川主寺。在清中期四川地區修建川主廟的熱潮中,當地秦氏家族(注:司馬遷在《史記》裡就說:“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秦氏。”是以,秦、嬴二姓同源)憑借家族勢力介入了寺廟的重修,将川主廟變為紀念先祖秦始皇的秦皇寺,借此擴大家族影響力。

秦皇寺是以得名。

注:誤操作,将手機上拍的照片删掉了,是以從網絡上借用了幾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