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大代表」李星:托起鄉親們緻富夢

作者:九江新聞網

九江新聞網訊(餘慧琳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倩)作為一名浙江大學研究所學生畢業的高材生,武甯縣船灘鎮石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星毅然放棄了自己閑适、高收入的原有生活,用滿腹的學問、寬廣的眼界、豐富的資源鍊起鄉村現代化的新通道,托起鄉親們的緻富夢。

懷着對農村深厚的感情,大學學農的李星,在浙江大學讀研究所學生時主修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研究所學生畢業後,李星應聘于一家江蘇南京的美資企業,從事豬飼料配方與開發。2017年,李星從外企辭職,自己開辦了生豬養殖企業。2020年底,李星懷着改變家鄉面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回到村裡競選村黨支部書記。

「人大代表」李星:托起鄉親們緻富夢

2021年,李星高票當選為船灘鎮石坑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同年10月,當選市人大代表。石坑村由16個自然村組成,有530戶,1843人,離船灘集鎮10餘公裡,縣城60餘公裡。交通不便,村容村貌差,村有經濟幾乎為零。上任伊始,李星籌資修了兩座橋,友善村民出行。為增加村有經濟收入,他一方面引進本村的能人、鄉賢回村創業,成立種養企業,另一方面,把村裡廢棄的國小修飾一新,租給這些企業,不僅盤活了村裡的固定資産,還為企業搭建了展示、溝通的平台。為了争取更大的資金支援,李星又為村裡争取到十四五省定鄉村振興幫扶村。

鄉村振興,關鍵在産業振興。李星提出發展生豬産業的想法,這一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鄉親們的大力支援,不到一周時間,籌資1400餘萬元。“這些都是鄉親的血汗錢,我一定要把它管理好。”看着這些飽含大家殷切期望的資金,李星鄭重地說道。目前,一個年可養殖6000餘頭生豬的養殖場初具雛形,明年年初就能投入生産。“預計明年能盈利200多萬元。”李星說。

在李星的帶動及鼓動下,村裡的大學生陸續回鄉,發展農村産業。同時,在傳統産業上,李星又引進新技術,新理念等,發展水産養殖、太空白蓮、生态茶葉等産業,增加村民收入及村有經濟。“他改變了村民原來的種植思路,破解了選品難、銷路難的問題,改變了我們村。”石坑村退休村幹部李正東稱贊道。

“今天上午認真聆聽了楊市長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對下個五年計劃裡的第三條第三點創新引才用才機制裡如何引才育才留才做了具體的部署,我非常認同,特别提到增加高校畢業生留浔率這點,聽候倍受鼓舞。”10月27日,剛從會場走出的李星和記者說道,“我今年向大會提出了暢通機制支援涉農人才回鄉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回村工作半年多來,在産業發展,鄉村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遇到了‘人到用時方恨少’的困境,我們真誠期待建立市級涉農人才庫,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引才回鄉,助力鄉村振興。”

(照片本人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