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99期
晶片缺貨在3C領域蔓延
-10月半導體行業回顧
文 | 李蓬閣 責編 | 王晔
封面執行 | 王晔 策劃 | 劉克麗 校對 | 劉芳佐
昨天美國公布的三季度經濟增幅隻有2%,比上季度的6.7%有所下降,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市場需求和缺乏半導體晶片,汽車價格被推高等因素造成,10月份半導體晶片缺貨,正在由汽車缺芯蔓延到整個3C行業。
囤貨與商家補貼抹平漲價
為什麼中國的消費者沒有明顯感到半導體晶片缺貨帶來的影響呢?原因之一是3C廠商之前有囤貨,可以支援半年以上,原因之二是雙11戰線拉長到10月,商家的補貼一定程度上抹平了終端消費者對半導體晶片缺貨、漲價的感覺。
可在美國疫情造成的供應鍊不暢,延遲了家具、家用電器和其他消費品的運輸,造成漲價。
加工廠漲價力度空前
10月份台積電已官方宣布的20%提價,這個幅度相對還是保守的。代工廠漲價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台積電12月後或将調漲20%,聯電已通知客戶,明年1月起産品價格将再次上調不到10%。
有專家認為漲價的趨勢會延遲到2023年。
代工廠成為糧草咽喉要道
在過去的9月份國内市場監管主要關注在汽車晶片領域,在經銷商哄擡市價的風潮過去之後,3C數位領域的缺貨問題開始在10月份集中爆發。作為行業龍頭,台積電創始人近期做出預測,半導體需求與日俱增之際,代工廠已經是兵家必争之地。
汽車加價也會漫延到3C領域
單次合約不能傳遞造成的短期缺貨實際上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事實上後續的晶片短缺問題已經泛濫。各個行業全面缺貨,3C數位産品的斷貨現象在過去的一個月頻頻爆發。在汽車行業的加價售賣情況可能擴散到其他行業。原材料價格導緻生産成本提升,也在過去一個月内逐漸傳導到消費品中。
市場需求增速明顯
随着各大科技企業相繼釋出三季度财報,單個企業的營收增速均大幅提升,三星、英偉達、高通等均獲得了季度在利潤,營收,增長率三維指數,且全部為正向。
反壟斷波及收購推動漲價
10月底歐盟委員會已對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展開了深入調查,由于Arm與英偉達的多個競争對手存在合作關系,這一收購案可能會繼續推動半導體行業價格上漲。而且存在不正當競争的潛在風險,在全球晶片短缺的大環境下這一重大收購案在10月份正式由監管介入。
寫在後面:半導體缺芯行業在10月份波及到3C,在今後的兩個月内肯定會波及到醫療裝置行業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