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水浒傳》中的宋江之死,很多人都喜歡用“活該”兩個字形容。畢竟,在許多人的眼裡,宋江忘了初心,他為了自己的仕途,抛棄兄弟之情,最終導緻梁山兄弟死的死,散得散。不過,在梁山好漢的眼裡,即使是宋江最後選擇了招安。但是在他們的心中,宋江依然是他們的大哥。而且梁山好漢被诏安以後,有些兄弟混得還算不錯。比如說,關勝、呼延灼和朱仝等等,他們歸順朝廷後,都被委以重任。那麼問題來了,宋江被毒死以後,這三個人明明手握重兵,為何無一人為宋江報仇呢?

關勝,梁山一百單八将中排名第五,被招安後,被任命為大名府正兵馬總管。呼延灼排名第八,被封為禦營兵馬指揮使。朱仝排名第十二,被封為了太平軍節度使。可以說,這三個人被招安以後,受到了朝廷的重用。手中擁有的兵力少說也有上萬人。但是宋江被毒死後,他們三個人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來為宋江報仇,其中有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有句俗語叫樹倒猢狲散。宋江死了以後,沒有可以統領他們的人,正所謂群龍無首,沒有人願意出這個愣頭青。畢竟,他們面對的可是大宋朝廷。而且被招安以後,有的人正帶領的大軍與敵人作戰。比如說,當時的呼延灼率領大軍正在與金朝作戰,大軍一直殺到了淮西。
第二,被朝廷委以重任。自從梁山好漢招安了以後,有些人認為這是改過立新,重新光宗耀祖的最好時機。是以有一些人巴不得早早的上戰場,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進而光耀門庭。而那些被朝廷委以重任的人,更是對朝廷死心塌地。畢竟,他們曾經有一次投靠了梁山,而朝廷又給他們戴罪立功的機會,可以說這是莫大的恩典了。是以,也就沒有人願意為一個草寇的死和朝廷拼命了。
第三,他們和宋江的關系并非很好。呼延灼和關勝本身就是朝廷的忠臣,在攻打梁山時,不幸被俘,為了保命才不得不落山為寇。雖說朱仝和宋江的關系很好,但是後來得知自己的發小因為宋江而死,朱仝便慢慢地疏遠了宋江,到了歸順朝廷以後,朱仝和宋江的關系已經走得很遠。是以他們在得知宋江被毒死以後,再也沒有人願意站出來為宋江報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