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在《攀登者》中胡歌飾演的登山家楊光的原型名叫夏伯渝,是靠假肢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中國第一人。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現在由夏伯渝老師的自傳《無盡攀登:無腳蹬山家夏伯渝的登山夢》改編拍攝記錄電影宣布将由胡歌“再續前緣”,為本片配音旁白。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該片講述了夏伯渝老師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生故事,從入選國家隊、凍傷截肢、身患癌症、折戟沉沙、憾别珠峰,到執着理想,靠假肢登頂珠峰。他的生活裡有着生離死别,他的人生經曆堪稱傳奇。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很多人說,既然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最高峰,地形複雜,環境惡劣,随時可能給登山者帶來危險,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攀登呢?對于現在攀登珠峰的人來說,可能更多的是喜好冒險,想要征服珠穆朗瑪峰,把登頂當成一種信仰。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在過去意義卻不止于此。1960年,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成為焦點,因為我們沒有登上過峰頂,是以找招到質疑。為了給邊界談判增加優勢,中國人必須登頂。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完成了首次北坡登頂,插上了國旗。可惜沒有留下影像記錄,再次招到西方一些國家的質疑。既有質疑,那就再來。1975年5月27日,中國二次登頂,對珠峰進行了精準測量,珠峰的海拔為8848.13米。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登頂的背後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的永不言棄、堅韌不屈,在一次次失敗中不斷突破,不斷進步。我們自己的山,我們自己登上去,讓全世界都看到。

胡歌曾給夏伯渝老師的自傳評論說:我在電影《攀登者》中,扮演了年輕時候的您,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相信廣大的年輕觀衆和我一樣,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看到了在現實生活中,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真正的偶像、榜樣和英雄。我們在您身上學習到了攀登的精神,也看到了老一輩登山運動員攀登珠峰的意義所在。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對我個人來說,您用一生的努力告訴我,珠穆朗瑪峰和我們人類的距離有多麼遙遠;您用一生的堅持讓我認識到,要克服這段距離,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體力、裝備和技術,我們更需要的是永不言敗的精神,甚至是一生的付出。

我要向您學習,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您一樣的人,堅持理想,保持初心。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希望我們所有華夏兒女都能來看一看這部名為《無盡攀登》的記錄電影。讓所有孩子都明白,8848不是課本裡一個簡單的數字,它承載了無數先輩的心血。他們才應該是我們所追捧的偶像!

胡歌“再續前緣”,這一次又是什麼樣的火花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