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瑞典一直以來号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國民普遍安靜謙和,做事慢條斯理,一派‬歲月‬靜好的樣子‬。

然而,35年前,就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首相奧洛夫·帕爾梅竟然在街頭被暗殺!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奧洛夫·帕爾梅

那是1986年2月28日隆冬的一個晚上,時任‬瑞典‬首相‬奧洛夫·帕爾梅和妻子利斯貝特剛剛看完喜劇《莫紮特兄弟》,從電影院走出來,在街頭等着同看一場電影的孩子出來‬。

就在‬這時,一個人影從奧洛夫·帕爾梅的身後疾走過來,沖着帕爾梅的頭部開了一槍,又朝着一旁的利斯貝特開了一槍,所幸未打中。來不及‬反應‬的‬帕爾梅‬應聲倒地‬。

由于街上路人稀少,帕爾梅又沒有帶随身警衛的習慣,結果,槍手手腳麻利地離開現場,消失在夜幕中。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奧洛夫·帕爾梅和妻子利斯貝特

這顆罪惡的子彈一下打破了瑞典那慣有的甯靜。

要知道這是自1792年古斯塔夫三世國王以來,首次在瑞典發生國家上司人遇害案,消息一經‬傳出,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産生了巨大影響。

結果,這場堪稱"瑞典最大的刑事調查"和長達30年的追捕行動,約談了1萬名嫌疑人、檢查了4000輛車輛、134名個人對犯罪供認不諱,還有29名警察涉案,但到頭來依舊一無所獲,兇手仍逍遙法外。

直到帕爾梅的妻子利斯貝特2018年去世時,她也不知道究竟是誰殺了她的丈夫。

讓人不禁聯想到60年代發生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刺殺後,誰‬是‬兇手依舊成謎‬。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首相一家

瑞典雖說國家富裕,但畢竟地理面積不大,在國際政治中存在感一般。但在帕爾梅時代,他在國際舞台上是個廣為人知的政治人物。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帕爾梅不同于以往政客,隻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對地球上任何一個熱點地區的沖突都非常關心,越南也管,南非也管,兩伊同樣令他牽挂,但他卻恰恰忽視了他自己的人身安全。

他反對特殊化,輕車簡從‬,從來不讓警衛在工作之外對他提供保護。也許,他甚至沒有想到他本人可能成為恐怖暗殺的攻擊目标。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h1 class="pgc-h-arrow-right">留學美國</h1>

奧洛夫·帕爾梅1927年1月30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個名門望族之家。從小,帕爾梅體弱多病,但‬天資頗‬高,孩提時代就學會了德語和英語。

高中他就讀于瑞典為數不多的寄宿高中之一西格圖納斯科蘭人文學院,17歲時以高分通過了大學入學考試。

上‬大學‬前‬,他‬加入炮兵開始服兵役。瑞典的義務兵役制度比其他國家嚴格,歐洲有些國家可以用從事某些許多人不願意做的工作來代替服兵役,但‬瑞典‬不存在‬這種通融辦法。

兩年後退伍,他來到美國就讀于俄亥俄州肯揚學院并獲得學士學位,後傳回斯德哥爾摩。1951年獲得斯德哥爾摩大學法律學位,還曾任學聯主席。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h1 class="pgc-h-arrow-right">最年輕的首相</h1>

1954年,27歲的帕爾梅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就已出任社會民主黨主席、首相埃蘭德的秘書和首相辦公廳首席秘書。這是帕爾梅政治生涯的重要一步。

1958年,時年30歲的帕爾梅,成為當時瑞典議會中最年輕的議員。

政途上,也是一樣,一步快,步步快。

帕爾梅是兩度出任瑞典首相的,分别為1969年至1976年、1982年至1986年間,第一次出任首相時‬年僅42歲,就已登上了仕途的巅峰,成為當時歐洲最年輕的首相。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為了充分了解帕爾梅被‬暗殺‬的死因,我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政策和當時的社會政治氣候。

總的說來,帕爾梅是個民族主義者,在1953年擔任總理時提出了以下主張:

消除殖民主義、建立新的經濟世界秩序、反對種族主義、平權夢想和教育的民主化。

說白了,對外是獨立自主,對内是社會平等。

現在瑞典根深于社會各個角落的一種普遍主義思想,就是帕爾梅政府所提倡的。

政府提供高福利的背後其實是由政府去強行地控制差異達到普遍主義,是以有了較小的貧富差距、男女間的極度平等、各種醫療教育資源的配置設定。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當然這觸及了大多數自由主義者和保守派的利益,國内國外都有他的反對者,比如,他公開叫闆美蘇大國,言論和觀點頗為犀利。

也許是少年得志,他那咄咄逼人和直言不諱的個人風格,讓他的國内外政敵頭疼不已。

1983年4月,帕爾梅召見蘇聯駐瑞大使,向他強烈抗議蘇聯潛艇一年半前侵犯瑞典的霍爾斯海灣水域。作為首相的帕爾梅表現出主權高于一切的勇氣,甚至指令海軍直升機向不明國籍的潛艇投深水炸彈。

帕爾梅對國際事務也是積極參與,他不僅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而且反對整個冷戰,包括美國的越戰。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1968年早在他未當首相前,身為教育大臣的帕爾梅,還同當時的越南駐瑞典大使一起上街示威,抗議美國對河内的狂轟濫炸。

他的這一行動成了當時報紙的頭号新聞,要知道瑞典一向恪守中立原則,甚至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沒有打破過‬傳統‬,害得瑞典國會立即要求他辭去大臣職務。

對于蘇聯武力占領捷克,導緻捷克的布拉格之春改革計劃全盤夭折,包括後來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帕爾梅也強力譴責。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他批評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政權,稱該政權為"該死的殺人犯"。

他還支援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大)、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而且不是口頭上的聲援,是真金白銀地給錢支援。

他還在伊朗和伊拉克戰争中扮演調解人的角色。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帕爾梅和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左)

總之,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熱點問題,帕爾梅都有自己鮮明的政治觀點。

這也導緻了他的遇害被賦予了很多國際陰謀論。

其實當時,是有兩位嫌疑者的,一位叫斯蒂格恩斯特倫嫌疑最大。他當過兵,是射擊俱樂部成員,經常工作到很晚,常年酗酒,還在案發地附近的保險公司工作,而且‬,非常不喜歡帕爾梅及其政治觀點。

但苦于‬沒有‬證據‬以及‬他‬前後沖突的證詞,警方随後給其貼上不可靠、前後沖突的證人标簽。2000年,恩斯特倫自殺身亡。這條線索就此中斷。

而另一名嫌疑人叫佩特森。帕爾梅遇襲以後,其夫人莉絲貝特受傷,随後指認佩特森為槍手。佩特森被捕後, 1989年被判犯有謀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佩特森

然而,僅僅幾個月後,佩特森在上訴中被釋放,理由是缺乏證據,包括兇器至今未找到,奇葩‬的‬是‬,佩特森還是以‬獲得了約5萬美元的賠償。2004年,佩特松也去世了。

就這樣,帕爾梅謀殺案最終成為懸案。去年,鑒于‬嫌疑人‬已經‬離世‬,斯德哥爾摩檢方宣布結束帕爾梅遇刺案調查。

瑞典版肯尼迪遇刺案:首相街頭被害,偵辦34年訊問萬人,仍是懸案留學美國最年輕的首相

帕爾梅遇害的斯韋維根大街上的紀念牌

這樁懸案也成了瑞典國民心中一直永遠未能愈合的傷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