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今年78歲,高血壓30年,血壓控制的非常的好,目前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加生活方式的調理,血壓一直控制在120/80mmHg,身體康健,精神矍铄。
半年前李大爺按照習慣拿降壓藥,不同于以往樂呵呵的樣子,看起來心事重重的。問其原因,才了解到:他和别人聊天的時候,有人說降壓藥不能總是用一種,會産生耐藥性,不能用好的降壓藥,否則耐藥之後就無藥可用了。
原來他擔心的是這件事,李大爺血壓控制的非常的好,開始幾年一直吃缬沙坦,5年前,醫生測量血壓時,發現血壓偏高,已經接近140/90mmHg。為了更好的控制血壓,醫生給他換用了缬沙坦氨氯地平。李大爺認為缬沙坦氨氯地平是好的降壓藥,如果随着年齡的增加,血壓越來越高,會不會缬沙坦氨氯地平也不管用了,那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藥能用了。

降壓藥真的會耐藥嗎?答案是不會的。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耐藥性,耐藥性指的是微生物、寄生蟲或者惡性良性腫瘤細胞對藥物的耐受性,耐受性一旦出現,藥物的作用會明顯的下降。但是血壓不是微生物、寄生蟲或者惡性良性腫瘤細胞,是以不存在耐藥性!
心血管方面能夠耐藥的藥品大約隻有硝酸酯類藥物,如果其一直不間斷的服用,可能很快會産生耐藥性,是以一般建議其用藥的過程中一天最好留出8-12小時的無藥期或低藥物濃度期。
但是有人質疑,既然降壓藥沒有耐藥性,為什麼有時候一種降壓藥不能很好的降壓,需要換用或加用另一種降壓藥呢?
1.血壓随着季節是不斷變動
一般來講,夏天血壓降低,冬天血壓升高,臨床試驗表明,随着月份的變化,血壓呈季節性的波動,夏季血壓比冬季血壓的收縮壓平均降低10mmHg。
是以,很多人反應,同樣的降壓藥,冬天效果沒有夏天好,也是這個原因。氣溫是導緻血壓季節性變化的主要因素,寒冷環境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損傷内皮功能,并且介導血管舒張,進而引起阻力小血管收縮,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夏季高溫,人體大量出汗,排洩部分水和電解質,血容量相對降低,也是導緻血壓下降的原因之一,這種作用與利尿劑相似。
此外,冬季因為天氣寒冷,很多人減少運動也是導緻血壓上升的一個因素。是以,冬季降壓藥效果不好不是因為降壓藥耐藥,而是人體血壓升高導緻。對于高血壓患者,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及血壓測量值,根據季節的變化,适當地調整降壓藥的量!
2.血壓随着年齡的增加不斷的增加
有人說,既然降壓藥不耐藥,為什麼使用相同的降壓藥,血壓開始能控制的很好,但是随着時間的延長,最終慢慢的效果就不好了呢。
其實,這與降壓藥的作用并不大,對于高血壓患者,一般存在年輕時血壓正常,随着年齡的增長出現高血壓,慢慢的血壓越來越高。相同的藥物,開始血壓不是很高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壓,比如,當血壓是150/100mmHg時将血壓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内,但是當自身的血壓升到180/110mmHg時就不能将血壓控制在正常水準内,而是控制在160/90mmHg。
并不是降壓藥産生耐藥性的作用,而是人體自身的原因!
3.生活方式的原因
相同的藥物,不同的人應用,效果也不一樣。文中的李大爺,生活方式管理的非常嚴格,是以血壓一直管理的非常的好,但是其他人,如果經常吸煙、喝酒或者喜歡高油脂類的食物,可能服用相同的降壓藥達不到很好的降壓效果。
目前關于降壓藥的謠言非常的多,甚至導緻一些人由于擔心降壓藥的不良反應或者擔心吃了降壓藥就停不下來了,進而選擇不服用降壓藥,這些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對于高血壓患者,想要防止并發症的出現,務必做到以下三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1.按時服用降壓藥</h1>
确診為高血壓後,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按時服用降壓藥,降壓藥的不良反應遠遠低于高血壓帶來的危害。
<h1 class="pgc-h-arrow-right">2.監測血壓</h1>
對于高血壓的人群,不是隻要吃降壓藥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經常監測血壓,根據血壓的水準調整藥物的用量。血壓随着季節、氣溫、年齡等不斷的變化,是以,血壓的監測至關重要!
<h1 class="pgc-h-arrow-right">3.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h1>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均衡飲食,将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内,适度運動,可以使血壓更加的平穩,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壓藥可以長期吃一種,并且不會産生耐藥性,但在服用降壓藥的過程中,一定要經常測量血壓,若是正在服用的降壓藥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壓,需要換用其他種類的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