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國)“中國化橘紅之鄉”圍繞特色資源打造現代農業叢集
中新社茂名10月5日電 題:“中國化橘紅之鄉”圍繞特色資源打造現代農業叢集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在沈海高速廣東茂名化州市路段楊梅出口處,有一個以農副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藥為主導發展産業的楊梅産業集聚區。目前,該區依托湛江吳川機場的輻射,正在對120畝的土地展開平整工作建空港物流園,發展空港經濟。
中共化州市産業轉移工業園工委副書記李金介紹說,化州是“中國化橘紅之鄉”,地處兩廣和粵西三地市的交彙中心,沈海高速、汕湛高速從化州南部穿梭而過,與境内的國道、省道等交通線路結網,形成粵西對外的經濟要道。化州盛産化橘紅、羅非魚、熱帶水果等,随着沈海、汕湛兩大過境高速公路的先後投用,化州的交通運輸網絡暢通無阻,使得當地的現代特色農業迅速地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化州市楊梅鎮鎮委書記彭建春告訴記者,楊梅鎮水資源豐富,低窪田多,尤其适宜發展漁業生産,是茂名市“淡水養魚第一鎮”。該鎮淡水魚養殖曆史由來已久,品種以羅非魚為主,發展至今,全鎮已有2萬多畝水産養殖基地。高速公路未開通之前,楊梅淡水魚“養在深閨無人識”,農戶豐産不豐收是揮之不去的傷痛。以前,當地的養殖戶要把魚運往湛江和海南的切片廠進行加工,由于當時的養殖技術水準低,加上運輸時間長,途中經常出現死魚現象,養殖戶的收入甚微。自從沈海高速通車後,楊梅鎮一改交通閉塞的落後局面,農産品越銷越順暢。經濟效益提高了,養殖戶越發用心鑽研養殖技術。目前,楊梅工業園内就建有水産品加工企業,從養殖基地到加工廠隻需要半個小時,當地大部分的淡水魚都被“就地處理”,且售價翻倍,農戶增産增收。
便捷的高速路網也帶動了化州市化橘紅産業的大發展。作為“四大南藥”及“十大廣藥”之一的化橘紅,化州全市種植化橘紅面積約10萬畝,年産化橘紅鮮果達5萬噸,已帶動30萬名農民從事化橘紅産業相關工作。目前,化州市正在官橋鎮規劃建設一個化橘紅産業園。
據化州化橘紅藥材發展公司負責人餘劍軍介紹,從前受交通條件制約,化州的化橘紅産品從化州到廣州需要兩到三天時間。高速公路網絡的完善為化州化橘紅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目前,中國各地有5萬多家藥店在銷售該公司的化橘紅産品,業務量較之前至少增加了三成以上。(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