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把學校賣給财團喔?”台南市長賴清德在某個場合遇到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時,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
今年 1 月 27 日,中信金控釋出重大訊息,宣布子公司台灣彩券公司捐贈 3 億元給興國管理學院,并已向教育部申請更名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此後,“賣學校給财團”就成了施光訓最常被質疑的話題,他隻能苦笑解釋:“我們是努力從退場典範變成企業助學典範啦!”
<h3>券商分析師,投身教育界</h3>
4 月 24 日,教育部在“大學校院設立變更及停辦審議會議”上通過興國管理學院更名案,新校辦學宗旨改以“培育國際銀行家”為目标,8 月起新設财務金融、财經法律及企業管理 3 系,各收 50 名學生,采單獨招生,并成立 2 項獎助學金,名額将近 75 名;而原有的模特兒系、珠寶系、房地産經營學系等非金融科系全部停招。4 月 28 日,中信金控指派的新任董事人馬即正式進駐,興國原有經營團隊近乎“裸退”。
私校因經營不善而經營權轉手、被教育部列管、甚至倒閉停辦已不是新聞,但這次中信金控仿效先前透過贊助接手兄弟象球隊的方式取得興國經營權,卻是創下業界首例。
興國管理學院創辦人趙景霖原為台南數學名師,1962 年在當地創辦私立興國高中,以“北建國、南興國”為目标辦學;2000 年,趙家再向台糖租地,創辦興國管理學院。第一年招生率達 60%,但随即又不敵少子化等多重因素沖擊,2008 年,興國與稻江、立德、真理(台南麻豆校區)、緻遠等 5 所院校,因超低錄取分數仍招不到學生,被并稱為“稻德國真遠”5 大後段班學校。3 年前,興國管理學院又爆發教職員賣學籍事件,累計有 2,000 多名學生學籍有問題,就被教育部列管重點輔導退場。後來雖一度研議并入清大,但又告吹,去年更因師資不足被勒令停招;幾經波折下來,今年 7 月結業式後,全校将僅剩 97 名學生。
但興國仍有優勢。盡管招生艱困,興國管理學院帳面依然握有 11 億元的不動産裝置以及 1 億多元的現金;隻是若要繼續辦學,每月營銷費用就高達上千萬元,還要付給台糖每年 1,200 多萬元的租金,創校資金很快便會用罄;但若決定停招,就再熬 3 年等學生全數畢業、資遣員工,清算後拆樓還地,創辦人趙家不但損失慘重,清譽也恐毀于一旦。
就在這個内外都認為興國是“神仙難救無命客”的氛圍下,教育部高教司也将興國定調為私校整并退場典範之一,沒想到在現任校長施光訓的奔走,和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的一念之間,上演了大逆轉。
<h3>嚴格把關,稻江谷底翻身</h3>
“隻有企業救得起私校!”今年 2 月之前還任職于稻江管理學院校長的施光訓,一語道破目前私校的辦學與财務困境。現年 44 歲,券商分析師出身的施光訓,曾是日盛證券前創辦人陳士元的手下交易大将,赴美取得名校财金碩博士學位後投入學界,曾任教文化大學财金系,并接任該校的教務長、國際長。
由于施光訓有業界經驗,加上積極的個性與彈性靈活的手腕,在學界與業界人脈廣闊,很受文化大學董事長張鏡湖器重。但三年前,他還是決定接受家族大舅、稻江管理學院董事長陳玺安的請托,下鄉幫稻江轉型。
其實當時 5 大後段班學校“稻德國真遠”都亟思找出路,例如緻遠改名為首都大學;立德被康甯集團接手,正着手與康甯護校整并為大學;真理則壯士斷腕停辦麻豆校區;而施光訓幫稻江開的藥單,就是“企業大學”。
施光訓分析,學生來念書無非就是想要學習一技之長,確定就業機會。是以,他在稻江管理學院時,找來很多業界老師,美容造形科就請來名留、小林等連鎖美發業的高端經理人兼課,以師徒制帶學生,畢業後就直接進入公司服務,果然大受學生歡迎。“我會做臉唷!”施光訓笑說,為了服衆,他還曾與妻子特别花了 2 年寒暑假,到南韓知名美容學校西京大學拿了一個美容碩士回來。
“我做教務,膽子小怕出事,管得比較嚴,”施光訓自嘲,由于他嚴格把關入學資格、要求績效和廠商關系,稻江逐漸谷底翻身,對教職員要求績效,學生也從原本 1,600 多人,增加到現在 3,000 多人。是以,興國管教學院的趙家第二代趙效賢便慕名來向他請益。
<h3>三顧中信,興國重制生機</h3>
興國趙家以辦中學起家,風格保守,但辦大學則需與外界開放合作,經營方式完全不同:爆發賣學曆後,内部士氣更為消極,連教職員也坦承這是間“等死的學校”。“2014 年 10 月我和趙校長碰面商談,我隻想出一招,就是找到一位具有相當社會聲譽和影響力的企業家來接手。”施光訓盤算,規模夠大、熱心教育公益的金控公司中,公股行庫不算的話,就隻有國泰、富邦、中信可能有機會;但國泰和富邦都已和台、政大有長期産學合作關系,是以隻能鎖定中信。
一開始,施光訓先找中信金的人資部門主管談,但層層往上連卡 4 關,後來轉到中信慈善基金會後才得到善意回應,但研議後又遭打回票。“一來,金控生意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招惹不必要的誤會?二來,未來師生關系沒處理好也會被批評;最後,要是學校辦不起來,更惹得臭名。”施光訓揣摩中信金控内部考量。
不過,施光訓仍決定背水一戰,直接寫信給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信中特别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心台灣的“三中一青”(中南部、中低收入戶、中小企業及青年就業)問題,台灣人自己更應該多花心思幫助偏鄉孩子就學等理念。
“我隻寫了一頁 A4 紙,要是辜仲諒也不願意,我就回文化教書。”沒想到,“扶優助弱,公益為先”這 8 個字真的打動了辜仲諒,沒幾天便再約,中信金最高顧問馮寄台應允出面擔任學校的董事長。教育部高教司則表示,主管機關隻希望私校以正規大學的規格思考校務發展,在中信團隊遞交新的改善計劃、校務發展基金也已到位的前提下,樂見企業協助私校轉型。
辜仲諒拍闆支援,中信金上下無不動員力挺,辜家人辜弘毅、顔文熙、顧問馮寄台等均已進入董事會;而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等高端主管,也都來當專業講師。同時,由于高爾夫球和網球也是中信組織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馮寄台特别要求學生畢業前高爾夫球和網球一定要選修一項達到專精水準;例如高球一定要打進 100 杆以内。
短期目标上,施光訓希望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能與東吳、實踐等私校的名聲比肩;但身為美國華頓校友的辜仲諒心裡真正懷抱的長期目标則是,打造“台灣的華頓商學院”。隻是,從台灣吊車尾的大學要轉型成媲美全美第一的商學院,恐怕還有很大的挑戰。
(本文由 财訊授權轉載)
[前往原始頁面]微信搜尋公衆号technews 2013(TechNews科技新報)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