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本文系筆者即将出版的新書《動畫賞:與夢想合影》的自序。該書是筆者首本動畫影評集,将彙集筆者2009-2017年間撰寫的動畫影評80餘篇。圖檔形象由嚴毅設計。
有時候,真的拿不準自己到底擅不擅長堅持。比如,說好了為了減肥晚上不吃飯,可是隔三差五地還是要填吧點東西。不過,這些年倒真是有兩件事,我還是能自豪一把地說,堅持下來了。
一件事是每周整理海外動漫産業資訊,推出《動漫産業資訊周報》。每到周末,就自己給自己留作業一般地去查閱英文的、日文的網站,然後遴選出重要的消息翻譯、編輯、分欄目、排版。這個周報目前做了420多期,算起來有8年了,從2009年開始從未間斷。
還有一件事就是寫動畫影評。我其實在高中的時候就是動漫論壇裡小有名氣的評論人了,後來還當了版主,每每看到網友留言說“還是喜歡in大(我的網名是inside)的評論”時,心裡就會美滋滋的。後來論壇沒落了,我就被時任時光網内容總監的王雙拉到他的一畝三分地兒去寫部落格,第一篇就是對《功夫熊貓》的影評,登上了時光網的首頁。王雙說,我的影評裡總是能有其他人看不到的一些點,我就全當鼓勵地接受了,心裡也美滋滋的。從那時起,我就堅持寫動畫影評。首先是自掏腰包去電影院看動畫電影,因為我覺得隻有在電影院裡才能真正感受到電影的脈搏跳動。甚至幾乎所有的國産動畫電影,我也都是在電影院裡去看的,除了那些一日遊的影片我實在來不及看了的,也會想辦法補上。但凡看了影片,總還是會有些感受的,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于是就記錄下來。林林總總幾年下來,竟然寫了300多篇動畫影評。
當堅持到達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習慣,你也就能從一種痛苦中,逐漸體會到愉快。這種愉快是來自多方面的,一種是從對自己能夠有所堅持的自我肯定中獲得的快樂,一種是從這種鐵杵磨成針後所必然形成的知識的積累、情感的積累、技藝的積累中獲得的快樂。這些愉快是沒有堅持過的人很難體會到的。
仔細想來,到底是什麼支撐着自己能完成這麼一兩項堅持呢?它絕不會來自于任何金錢的刺激,甚至不是因為事業的需要,而是徹頭徹尾地源于一種熱愛的初心。我愛動畫,雖然不會畫、不會做,但是我愛動畫。
正因為是熱愛使然,是以我寫影評從來沒有收過1分錢。其實這本來沒有什麼可以大書特書的,就應該這樣嘛。我甚至幾乎不參加任何片方組織的看片會,雖然作為時光網、貓眼等平台的特約影評人,這種邀請還是挺多的,不過我都一一回絕了。有些片子的片方看到我給了好評,會聯系我給點“潤筆費”,我也都客氣地拒絕了。這個東西就像毒品,沾了一次就很難戒掉,而且再也洗刷不清了。至今,無論是好評還是差評,當看到有網友在我的影評後面留言說,這是不是又是片方請來的水軍的時候,我的心都會因為坦坦蕩蕩而覺得底氣十足。
寫中肯而客觀的影評,特别是批評性的影評,會“得罪”人,但同時也會讓你結交一些真正的朋友。在本書的薦語中,你能看到很多我“得罪”過的導演,但是我很感激他們會給批評過他們的一個影評人寫推薦語。這種認可讓我終身受用。是以,我最好的報答就是寫出更多有見地的批評意見,把這種善意的“得罪”堅持下去。
我至今也不知道自己可以不可以被稱為影評人。看到網上很多人都這樣稱呼自己,覺得這三個字有些廉價了,但同時看到一些網友所稱道的那些真正的影評人的犀利、矜持、見地與啟迪,又覺得這三個字特别神聖。我隻評論動畫作品,這能稱之為影評人嗎,我現在所寫的東西,足夠使我使用這三個字的稱謂了嗎?這是我時常自問的話題。影評人,既可以是自封的,也可以是他封的,但歸根結底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自信和評價。問心無愧,常思進取就好。
我不是不會寫學術性的影評,在這本影評集中也收錄了一兩篇我的學術一點的長篇幅的影評,分析鏡頭啦、畫面啦、文本啦之類的,但顯然我更喜歡散文式的影評。這時候,我往往會以情感為基點,抓住影片最觸動我的那根弦,去反複體會它。加上那麼一系列排比,寫上那麼一兩句有着複雜結構的句式,但最終還是為了表達我作為觀看者所體會到的、并且回報出的情感。《甄嬛傳》裡有句話說,這麼好的琴若無情緻,豈不索然無味。動畫的創作也好,評論也好,雖然也是在拼想象力,但最終還要落到情緻上來。可以說是有多少人情,編多少劇情,懂多少人情,寫多少影評。
如果說我寫影評還有什麼方法論的話,那可能得算是音樂影評獨門大法了。有時候我會反複聽着一段音樂來寫影評。對于同樣的一部影片,聽不同音樂寫出來的影評是不同的。不同的音樂會激發起個人不同的情感,進而更傾向于從影片中獲得類似的情感共鳴。是以,聽着命運交響曲去寫《十萬個冷笑話》的影評,或許也能寫出魯迅的感覺來。
如果說這麼多年的動畫影評寫作過程中,有哪些事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其實還真是有很多。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有時候别人沒覺得咋樣的情節就能讓我淚腺激發,至今我已經記不清在電影院裡流了多少回眼淚了。不過有一次還是印象最深的。那是看一部南韓動畫《雞媽鴨仔》,感動得我可以用涕淚橫流來形容,從影院裡出來愣沒敢坐電梯,直接走消防通道下的樓。當時我留意了一下,幾乎所有的媽媽都哭了,但是小孩子卻沒什麼太大反應,這是很有趣的一次體驗。
還有就是當你發現了一部别人幾乎沒有注意的好片子并加以推薦時,你會有一種強烈的心理滿足感。《少年毛澤東》就是這樣一部影片,我為它寫了一篇帶有自省性質的影評。我們總是下意識地用先入為主的觀念甚至是有色眼鏡來看待事物,我們往往會像魔鬼一樣失去客觀地挑剔,而這時,那些真正純粹而美好的東西就會像暮鼓晨鐘一樣讓我們警醒,感受到渺小與卑微。
我還發起成立了動畫影評俱樂部。有一堆小夥伴一起來談動畫,真是一件快事。我用做影評大賽活動的收入發起成立了俱樂部的公益看片基金,凡是俱樂部會員看了動畫電影并寫了影評,就可以從基金裡報帳電影票。幾年下來也報帳過萬元的電影票了,有點小小的成就感。俱樂部裡不乏一些個性非常鮮明的群友,你會感到就像看卡通片一樣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讓你的生活都豐富多彩起來。
感謝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感謝我的母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一直給予我幫助的尹鴻教授,感謝為本書送來真摯寄語的導演和友人們,感謝我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動漫集團的上司與同僚,特别是庹祖海董事長,沒有你們的支援,這本書是不會問世的。
以上為自序。
宋磊
2017年7月于北京
點選下面二維碼
關注國内最大動漫産業原創研究公衆号
讓影評成為影響中國動畫産業的力量!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