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碗是什麼樣的魚翅?

這個碗是什麼樣的魚翅?

研究人員發現,在新加坡公開的鲨魚産品中有幾種受保護的物種。這些物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20年8月,研究人員從新加坡的傳統中國藥店和海鮮店購買了296種鲨魚産品,包括曬幹的魚翅、冷凍魚翅和鲨魚骨頭。然後,他們從鲨魚産品中提取DNA資訊,以生物學上對它們進行分類。

研究人員成功地從271種鲨魚産品中提取了DNA資訊,并對其進行了分類。其餘25個樣本要麼沒有提取DNA資訊,要麼未能成功擴增其DNA片段。

分類的271種鲨魚産品被歸類為12屬中的16種,其中2種鲨魚物種(包括17種鲨魚産品)被列入CITES附錄II,2種鲨魚物種(包括23種鲨魚産品)被歸類為"極度危險"(CR),2種鲨魚物種(包括4種鲨魚産品)被歸類為"瀕危"(EN),2種鲨魚物種(包括5種鲨魚産品)被歸類為"易危"(VU)。四種鲨魚物種(包括47種鲨魚産品)被歸類為"近臨界"(NT),兩種鲨魚物種(包括14種鲨魚産品)被歸類為"資料缺陷"(DD)。

Sphyrna lewini(CITES附錄II)是該組中第二常見的受保護鲨魚物種,也是全球魚翅貿易中的四個物種之一。它被廣泛用于魚翅貿易産品,引起人們懷疑漁民可能有意識地捕撈它們。研究人員呼籲進一步研究,以确認這種猜測是否正确。一旦猜測得到證明,有必要在盧瑟野鲨的繁殖區建立海洋保護區,以避免種群進一步下降。

這是迄今為止第一項使用DNA技術對公開的鲨魚産品進行生物分類的研究。經過多次處理後,很難獲得有關鲨魚産品生物分類的資訊,這無疑使各國更難以規範野生物種的貿易。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新研究将為未來的監管提供新的工具。